21台沪产看家戏集体亮相香港 新编作品引关注

23.08.2014  14:36
□新编京剧 《成败萧何》 将首次在香港亮相

  □晨报记者 邱俪华

  9月至11月,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将先后赴港、澳、台地区演出,为当地观众带去京剧、昆剧、沪剧、越剧、淮剧、评弹六大剧种的21台优秀剧目,共计24场演出,这是继2012年、2013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赴北京和江浙地区,集中展示上海戏曲剧目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成果之后,再度刮起的一股戏曲旋风。

  对于如此豪华阵容的集体亮相,很少有机会欣赏到内地精品大戏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观众“很高兴”,记者从戏曲中心了解到,从最先开启的香港演出出票和剧院方的反馈来看,除了京、昆、越三大传统剧种受到欢迎,在上海人数量不少的香港,当地观众对于带着浓浓故乡味道的沪剧和评弹也十分期待。

   21台沪产“看家戏”集体亮相

  这次三地演出,可谓云集了近年来沪产的所有看家好戏,包括17台大戏和4台折子戏,其中有获得“文华奖”、“中国戏曲学会奖”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京剧《成败萧何》、昆剧《景阳钟》,“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剧目京剧《狸猫换太子》,“跨文化戏剧”改编作品京剧《情殇钟楼》,传承改编昆剧《墙头马上》,沪剧《雷雨》,明星版越剧《孟丽君》,越剧《风雪渔樵记》、《玉卿嫂》,都市新淮剧《千古韩非》。演员阵容中,包括尚长荣、蔡正仁等老艺术家和十多名梅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共计500名演职人员参与,用“豪华”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名剧名角如此齐整,出行的目的首先是充分交流——共同探索戏曲事业在当下的传承和发展,增进传统艺术的合作和交流。据悉,戏曲中心早已发出邀请,届时将有当地的专家及同行观摩交流,而在前期的筹备过程中,内地业者与当地编剧、导演、舞美、制作人等的沟通交流早已开始。而记者日前了解到,如此饕餮戏码一亮相,立刻吸引当地演出商和民众的关注,目前票房相当不俗。戏曲中心透露,由于香港观众很少有机会看到内地的精品大戏,因此对于这一市场的前景十分乐观,除了这一次的演出,目前已经有香港演出商与京剧院及昆剧团接洽2015年的商业演出意向。

  考虑到如此多的看家剧目集体亮相,对于内地观众也实属难得,在赴三地的24场演出中,将有4场演出与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栏目合作,实现“零距离”、“零时差”,让全国观众同步感受精彩场面。

   新编作品“挑战”港澳观众

  据悉,此次在香港与澳门的演出,将云集上海六大戏曲院团的名家名角及中青年艺术家,演出戏码均为六大院团的代表作品,是名副其实的“看家戏”。由于以往港澳观众对内地来的传统剧目较为熟悉,看的新编戏较少,因此,这次的演出对于港澳观众来说,不仅是群星璀璨的戏曲盛宴,更是难得一见的文化盛事。

  此次“看家戏”中的新编作品较多,相对于以往以传统戏演出为主的香港地区和近20年来鲜有戏曲演出的澳门地区,新编作品可谓极度“挑战”当地观众观戏习惯,如上海京剧院的《成败萧何》、上海昆剧团的《景阳钟》、上海越剧院的《风雪雨樵记》、上海淮剧团的《千古韩非》等都是首次在香港亮相。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也许是香港的上海人颇多,因此对于带着浓浓乡音的沪剧和评弹也格外钟爱,而这次上海沪剧院的新版《雷雨》也是继1989年老版演出之后的首次赴港,上海评弹团的《钱秀才——呆大照镜》等书目都是经年不演、难得一闻的经典书目,对于香港观众来说,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

  此外,上海的艺术家们和院团也将展演看作一次互相了解的好机会——未来如何进一步把戏曲的成熟市场做强做大?如何打开新市场?此次展演带来的新编剧目与传统剧目,无疑也将成为开拓港澳戏曲市场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