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重新点亮浦西园区56盏世博火焰灯

27.08.2016  21:33

  上海市民可以沿着黄浦江岸线步行的范围将进一步拓展,世博浦西园区(南浦大桥至卢浦大桥)约3公里滨江公共空间景观优化设计方案确定,以重新点亮56盏世博火焰灯为标志,上海将实现黄浦滨江世博段公共空间基本贯通。

  8月26日,记者从上海市黄浦区滨江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2017年年中,黄浦滨江岸线将从外滩向南延伸,连接外滩、南外滩、世博园等三大区域的8.3公里公共空间将全面贯通,以“休闲步行道、健身慢跑道、自行车骑行道、陆上观光车道、水上游览船道”形成水陆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

   将打通黄浦滨江地区三大断点

  据上海市黄浦区滨江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常务副主任戈珺介绍,滨江黄浦段岸线总长约8.3公里,陆域面积约3平方公里,是上海实施“四个中心”战略的重要地区,集中承载了上海老城厢和上海开埠后历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当下,董家渡13、15地块等多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贯通时机成熟。未来,滨江黄浦段范围内包括了外滩金融集聚带、文博区等上海市未来重点功能承载区。已编制完成的《黄浦区滨江公共空间实施优化规划设计》提出规划理念:黄浦滨江地区将打造成为更有文化韵味,更具活力氛围,更加舒适宜人,更能引领时代的标志性地区,成为“世界级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核心区”。

  据戈珺透露,2017年年中,黄浦滨江岸线将从外滩向南延伸,连接外滩、南外滩、世博园等三大区域的8.3公里公共空间将全面贯通,通过增加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宽度,完善水陆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休闲步行道、健身慢跑道、自行车骑行道、陆上观光车道、水上游览船道”五道融合,将着力打造集观光、休闲、健身等功能的公共生活岸线,营造经典慢生活。

  “未来,不用受到繁忙的车行道和现有亲水平台人声鼎沸的打扰,市民或游客可从最北面的苏州河,以步行或骑车等方式经过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中山南路新修葺的林荫大道和南外滩新建的多座地标性建筑,最终到达日晖港。也可通过乘坐游船遍览浦江两岸的风景。外滩线、豫园线、南外滩线、世博线等四条文化探访线路所涵盖的站点,串联起了黄浦区内的著名景点,游客乘坐观光巴士可在任意站点上下车,在走走停停间享受旅途中的每一处风景。”戈珺表示,“无论是市民日常的散步、健身慢跑等休闲娱乐需求,还是游客上游船或观光巴士赏景、享受悠闲的游览需求都将得到满足,这条8.3公里的滨江生态景观绿色廊道和慢而有序、慢中有乐的生活态度,将成为滨江岸线上亮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规划设计方案透露,目前,黄浦区滨江地区主要存在三处滨江断点,包括南浦大桥断点、卢浦大桥断点和日晖港断点。开放后的南浦大桥桥下公共空间,实施苗江路公共绿地建设;在卢浦大桥断点,采用泵站前新辟陆上通道和利用现状高桩码头新建水上栈道的形式进行双向贯通;日晖港断点则通过架设人行天桥的方式予以贯通。

  南外滩鸟瞰日景

  世博段鸟瞰图

      56盏世博火焰灯将点亮浦西岸线

  据戈珺介绍,黄浦滨江公共空间开发坚持公益开放、还江于民,确保贯通。规划中包含了世博浦西园区景观优化、南外滩滨水区岸线水域部分工程、改造三处轮渡站等多项工程。

  “黄浦滨江世博段,从浦东往浦西看,这段区域晚上就是暗的。”戈珺介绍说,黄浦区与世博集团共同对世博浦西园区(南浦大桥至卢浦大桥)约3公里滨江公共空间进行景观优化设计。确定方案以滨江公共空间的人行步道、健身自行车道、绿化廊道为主体,配以停车场、小型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以重新点亮56盏世博火焰灯为标志,实现黄浦滨江世博段公共空间基本贯通。据介绍,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后,这一区域处于关闭状态,火焰灯也一直停止使用。

  规划设计方案透露,在基本贯通的基础上,黄浦区充分利用世博原有场地特质,将黄浦滨江世博段改造成能够满足多年龄段不同市民需求,吸引人气、充满活力的滨江公共空间:利用1号船坞东侧大面积空地和现有张拉膜结构设置草地音乐广场;利用原有3号船坞下沉结构,改建为儿童运动游乐场;利用3号船坞西侧大面积空地和现有建筑设置沙滩运动场;利用L1码头,改造以游艇码头文化为基础的都市时尚空间等;董家渡段与腹地公共绿地结合设计面向黄浦江的阶梯式景观公园,并构建二层步行连廊系统,连通南北段滨江岸线、滨江公园和腹地。

  同时,黄浦滨江地区改造涉及到三处轮渡站,包括东门路-复兴东路轮渡站、董家渡轮渡站、陆家浜路轮渡站。东门路-复兴东路轮渡站进行功能整合,统一改造。董家渡轮渡站建议仅保留人行轮渡功能,综合设置水上巴士码头。为充分发挥滨江景观的功能,三处轮渡站改造均采用办公与轮渡功能分离方式,即保留一层轮渡功能,利用屋顶平面作为观景平台实现滨江贯通。

  沿外滩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