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摇出来”的高富帅 五旬女士被80后汽车修理工骗财骗色

08.09.2015  23:21
   

  近几年,在众多社交软件中,微信因其交流便捷而深受用者青睐,已然成为大家追捧的时尚软件。然而它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通讯快捷的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微信邂逅,花言巧语失警惕

今年3月,家住上海市闸北区、年过半百的王女士闲来无事通过微信“摇一摇”结识了一名年轻的男性网友——张某。闲聊中,张某自称新加坡人,是家族企业继承人,在上海拥有一家国际贸易公司,自己任该公司CEO。随着聊天的深入,王女士常常向张某倾诉日常工作生活的烦扰,张某表达了对王女士关爱。慢慢地,王女士对张某好感倍增,该有的警惕也渐渐瓦解。

初次见面,西装革履骗信任

微信联系了几天后,王女士突然接到张某的电话。张某谎称不慎丢失了皮包,手机钱包一并丢失,请求王女士帮忙,并开口问王女士借钱。王女士一边好心提醒张某报警,一边匆忙赶去见张某。

初次见面,张某西装革履,打扮的光鲜亮丽,胸前还挂着某贸易公司CEO字样的胸卡。张某呢,见王女士开着自驾车前来,加上之前通过微信聊天掌握的一些情况,他判断王女士应该是个小富婆,有“油水”可揩。于是,张某故作一脸忧愁状,谎称自己要去拜访一个客户,但眼前手机钱包都丢了,没法拜访了。看到张某满脸愁容的样子,豪爽的王女士立刻帮张某买一部苹果手机和一个名牌手包暂时救急。这一切让张某心中窃喜,也让他的贪欲更加膨胀,于是他尝试着向王女士借两万多元,早已卸下防备心的王女士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离别时,张某谎称自己的车正在4S店保养,又顺手将王女士的爱车借走。

再次见面,酒店缠绵骗财色

第二天凌晨,张某主动联系了王女士归还了汽车,同时谎称自己身份证丢失,没地方住,向王女士求助。王女士遂以她的名义为张某开了房,两人在酒店发生了性关系。之后张某又多次借车借钱,这一度引起了王女士的怀疑,但因为考虑到张某CEO的身份,加之张某不停的花言巧语,同时,张某还承诺事成之后会为王女士购置一部奥迪汽车作为答谢,王女士最终选择了再次相信张某。

馅饼”变“陷阱”,美梦终究成了噩梦

这世上真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么?或许有,但幸运之神并未眷顾王女士!王女士掉进的是张某精心布置的一个陷阱。最后一次借钱借车之后,张某就消失了,虽未彻底断联,但王女士每次打电话催他还钱还车时,张某要么不接电话,即使偶尔接电话也一直以公司业务忙搪塞王女士。

      眼看着过了约定还车日好几天了,张某始终没有出现。自己借给张某的钱和物,前前后后加起来总计价值十多万人民币,王女士内心开始恐慌起来。心急如焚的王女士无奈之下选择了报警。

陌生来电,事情愈发扑朔迷离

在王女士焦急等待警方处理的时候,她突然接到一个缪姓陌生人的电话,对方声称王女士的汽车被抵押在了他手上,要求王女士用十三万元人民币赎回。王女士第一时间将该情况向警方做了反映。在民警精心布控下,王女士终于找回了车辆。后警方又传唤了缪某,通过询问,进一步揭开谜团。

冒名抵押,都是赌博惹的祸

原来嗜赌成性的张某在取得王女士的汽车和现金后,并未用于公司经营,而是跑去赌博。借款赌输后,又将王女士的汽车先后两次抵押给缪某,共借得人民币13万元。

车主是王女士,张某怎么可以顺利地将他人的车子抵押出去呢?原来,张某谎称王女士是自己的妻子,并伪造了王女士的身份证、机动车登记证以及车辆行驶证同意,自己在抵押借款协议上伪造了王女士的签名。

然而,张某拿到6万元抵押款后并不满足。次日凌晨,其又找到缪某,提出抵押车辆价值不止六万,要再借7万元,而且想要卖掉该车。于是缪某又借给张某7万,并找来做二手车生意的朋友来看车,这位朋友当场指出王女士的身份证和机动车登记书都是伪造的。缪某一听,急眼了,立刻逼张某还钱。身无分文的张某根本没有偿还能力,被逼无奈,只好将自己的“妻子”王女士的电话给了缪先生,于是就有了前面的陌生来电。

CEO 岂会没钱,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在王女士与缪某见面后,信息一核对,便还原了张某冒名抵押车辆取得借款的整个诈骗过程。

随后,警察展开了对张某的网上追捕,很快张某落网。经过审讯,原来张某也只是个假名,所谓的家族企业、公司CEO都是幌子,“张某”的真名叫徐某,其真实身份是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汽车修理工,平日喜欢赌博,根本没有一点儿还款能力,所借的13万也都被他赌博挥霍一空。

日前,上海闸北区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徐某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名为借,实为骗”的手法实施了诈骗,其行为涉嫌诈骗罪,依法对徐某做出了批准逮捕的决定。

在此检察官提醒大家,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它打破了时空的封锁,让交友、沟通变得更为顺畅。然而我们也应正视网络使用者身份的隐蔽性以及信息的偏差性,面对网络中的陌生人,还是提高警惕为好。过多的花言巧语及炫富的言辞,多半有迎合的意味。我们渴望被理解的心情无可厚非,但如果希望通过网络获得慰藉,而骗子的关注、顺从、体贴恰好给了你存在感,这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等他成为你的情感依靠时,他就会以各种理由向你借钱、借物,甚至要求更多,当你心甘情愿交付这一切后,他很可能就人间蒸发了。其实,在网络交友中,如果能多一点理性,坚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贪小便宜,就能从根上切断骗子行骗的途径;谎言总有破绽,如果能多点察言观色,多个心眼,不随意泄露自己的敏感信息,也能减少被骗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