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上的青椒】哲学学院郁喆隽老师烹饪的教学“三道餐”
很多学生最初在社交网络上认识了郁喆隽老师,并觉得大学老师竟与自己如此接近:他或从摄影中寻找兴发感动的力量,或从学术研究中思考读书做人的原则,亦为寥寥数语辅以幽默的配图来针砭时事。这样的初识,反而少了几分畏惧,多了几分敬意。待见其人时,一身笔挺的西装,打理得一丝不苟,让学生惊呼“帅气!”
郁老师的课更加吸引人。幻灯片制作得极为精致,小到字体格式,大到背景插图无一不是仔细设计。他上的通识核心二模课“《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总是很快抵达人数上限,不得不一次次与教务处协商扩容。
这门让郁老师闻名全校的课程今年又正式录制成了慕课(网络公开课),很快就可供更多学子聆听。无论是来自哲学、社会学、经济学乃至其他专业的学生,都会在马克斯•韦伯的这本经典中获得切实启发。郁老师把他的教学模式归纳为“三道餐”:为了拒绝课堂知识的灌输和填充,在“前餐”环节率先提出预热问题,进入上课的语境。“主食”是以老师45分钟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任务。“甜点”则是最后的回答与讨论,改变以往单向式的教学,注重学生理解的反馈。而社交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破教师在教室中的“舞台假象”,使得学生能够更为主动地去表达,去思考。
郁老师在课程讲授中既忠实于文本,又注重学术史的比较,重现作者所面临的问题——例如将韦伯与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上进行比较,梳理德国历史主义的影响,着眼于东西方文明类型的建构等等。这本经典本身极为丰富且艰深,但他深入浅出的授课能让学生得以进入文本,亲临大师的思考,又能回到现实,反思当下处境。
郁老师十分认可自己在莱比锡大学读博士时,受到的博士讨论班训练。几位博士生为一个问题讨论得面红耳赤,下课后又随即前往楼下的宝来纳酒吧,一边继续打磨思路一边开怀畅饮,这样的学习氛围随意而融洽。所以他带领的专业课和读书小组也特别注重类似小班化的研讨环境。他曾用两个学期带领同学研读韦伯的《学术与政治》,读得很慢很慢,一学期下来可能只有十几页,但是却真正孕育了学养。现在开设的专业课《宗教社会学》,与平台课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重大差别,他也就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和内容。对于专业学习来说,他希望唤起学生们对哲学的热情,或者激发宗教学意义上的“投身程度”(commitment),把自己的兴趣融入到所学所知中。
课程表上,郁老师开设的通识课“电影中的哲学思辨”在学生中极具知名度,很多哲学专业的学生都忍不住前往旁听。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郁老师精选了三十几部具有思想力度的影片供学生欣赏、感悟。他发现,哲学课有时展现出的高高在上的教训形式,因此吓退了话多对哲学思考有兴趣的学生。一些电影却用直观的形式提出了深刻的哲学问题。为了不牺牲教学时间,郁老师将把影片观赏移至课后,而在课堂上努力营造提问-讨论的模式,在思想的碰撞中孕育新知。
郁老师欣赏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当一个人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还留下来的。”哲学的教育最终将作用于人的思想,而这也正是郁老师所关注和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