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深处的爱】胡绪明:让思政理论课既有趣更有用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有这样一位教师:他的课堂“画风”幽默,却并不浮于表面,而是寓教于乐,让学生们直呼“听得过瘾”;为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学生中入脑入心,他深入思考学校思政教育改革试点工作,让思政理论课既有趣更有用;作为教学副院长,他率先垂范带领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他感到最快乐的事,就是和学生在一起,因为学生的进步和成功就是他价值和意义的体现。他,就是前不久入选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科研“拔尖人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绪明老师,他代表上海市参加全国研究生思政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展示活动,荣获 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称号,实现了我校思政课教学获奖的历史性突破。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绪明老师(王博 摄)
把学生的关注点作为思政理论课的切入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为什么会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现代资本主义为什么会出现遵循资本增值原则和扩张原则的全球霸权?”“‘一带一路’战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何会遭到西方国家的质疑与歪曲?”……在《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为指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课堂上,胡绪明老师就当下的社会热点抛出了一系列疑问,并作以详细而生动的解答,让在场学生直呼“听得过瘾”。
在学生的印象中,胡绪明老师的理论课不仅充满“乐趣”,还很“实用”。在胡绪明看来,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要始终关注学生所思所惑,才能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指引道路。“要从国际形势、国内改革进程等热点事件介入课堂进行探究,在深化理论认知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胡绪明老师介绍道。“胡老师上课有‘法宝’,那就是‘问题导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靖鑫说道,“他总能抓住我们的关注点和疑惑点,激发我们思考,帮助我们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杨涵是胡绪明老师带的研究生,在她看来,胡老师上课“很有一套”。“他的课不仅几乎没人缺席,而且还有已经毕业的学生专程来‘取经’。他不断帮我们增强问题批判意识,为我们学习理论知识、完成学术论文和看待各类现实问题找准角度和思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杨涵感叹道。
集体备课助推“精准对接”和“有效融入”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后,胡绪明深深意识到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所应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他积极参与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研究起草相关实施方案,并在校党委的部署下,认真做好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系列”课程———《智慧中国》的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智慧中国》系列课程致力于提升上理学子的家国情怀和道路自信,让学生深刻领悟中国智慧在智能时代的独特价值,进而激发投身创新实践的行动自觉。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作为上海市十九大精神宣讲团的55名成员之一,胡绪明马不停蹄地思考着,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让十九大精神浸润学子心。“除了要实现十九大精神与每门思政课的‘精准对接’,还要注重与‘中国系列’课程、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的‘有机融入’,这其中集体备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胡绪明谈道。
在学院的集体备课会上,胡绪明提出“要把十九大报告精神吃透、把准,力争将十九大精神全面有机地融入‘基础’课教学中,避免简单‘对号入座’”。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海斌老师对此深有感触:“胡院长十分注重思政课教育的教学改革与方法创新,他提出了‘五龙治水,各显神通’的观点,即五门思政课都要精准对接、精准融入,接下来我们也会更加注重话语体系的对接,从教学总目标出发,聚焦各个章节要点,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胡绪明老师为学生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王博 摄)
“教学工作不抓好,影响的绝不止‘点’,而是‘面’!”
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全校本、硕、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作为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胡绪明对学院的教学工作高度重视。“这些理论课可谓‘量大面广’,如果教学工作不抓好,影响的绝不止‘点’,而是‘面’!”胡绪明介绍道,“学院以制定《本科教学激励计划经费分配实施细则》为政策导向,引导教师潜心教学。”
平日工作中,胡绪明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做一名教师,首先得把课讲好”。赵梦媛老师感叹道:“除了坚守讲台,他还积极策划组织了包括‘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精彩课堂观摩’、‘思想理论热点面对面’的‘质量教学月’系列活动,对学院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曾多次获评“同学心目中的好老师”、“教学质量优秀奖”的王素雷老师对胡绪明多年来不断强调的“投入教学不吃亏,投入教学有回报”印象深刻。“胡院长是名副其实的教学院长,多年来狠抓教学质量不放松,他本人在教书育人上也是身体力行、兢兢业业!”提起胡院长,王素雷感慨道,“近年来,在学院给予教学工作的各项政策倾斜下,我们不少老师都更加投入教学工作,重视教学创新和教学成效,以此换来了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这种精神上的极大满足,是物质奖励无法替代的!”
新闻中心 陈小雯报道
原文刊载于《上海理工大学报》第309期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