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深处的爱】庄松林:做科教事业的“可见光”

03.01.2017  19:35

  “时常工作到半夜,还要赶凌晨3、4点的飞机”、“经常碰见他在办公室里吃盒饭”、“他的档期都排满了,我得‘插队’才能见到他”……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评价背后一定是个忘我工作的“热血青年”,又或许你会觉得这是个见一面都还要“抢时间”的“新星”,然而,这个神乎其神的“传说”背后却是位76岁高龄、载誉满堂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校光电学院院长、著名光学专家庄松林教授。正是在这样的工作节奏中,他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光学科研成果,为我国光学事业培养出一批行业翘楚。
  面对累累硕果,庄院士却这样低调地评价自己:“如果用一种光来形容的话,我希望自己是可见光,因为看的见,感到很实在。”追随着庄院士的熠熠之辉,我们循迹而往,一起深入感受他的师者情怀、学者风范和智者魅力。

庄院士指导团队进行科研攻关


   播撒光学种子的师者情怀
  庄院士躬身播撒光学种子,启蒙和引导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步入光学世界。“做学问、做老师,要对科学负责,更要对学生负责,不浮躁、实实在在。”庄院士如是说。
  回忆起自己读博士时有幸师从于庄院士,我校光电学院的胡金兵老师十分感怀这份不解之缘。原来,早在太原理工大学就读本科时,胡金兵便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场学术讲座,讲座的主讲人是来自不同专业的5位院士,而庄院士就在其中。能在本科阶段就一睹院士的风采,让胡金兵兴奋不已,庄院士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他对自己所学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日后学习的热情和信心。通过不懈的努力,胡金兵在专业能力上得到了庄院士的认可,最终成为庄院士的博士生,在科研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对此,光电学院的王康妮同学也深有同感,几乎每年新生入学,庄院士都会开设一次专业指导讲座,为新生们带来专业上的第一道“启蒙之光”。“上理工不是211、985学校,但上理工的学生可以做得比211、985学校好,因为无论环境如何,关键在自身。无论在任何环境下,不管在什么学校、什么单位,要做出好的工作,做出突出的贡献,关键在于自己。”庄院士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从事科研几十年的感悟,这段话让如今已是博士三年级的王康妮记忆犹新。“做学问要‘心比天高,脚踏实地’,这是我一开始就记住的话,也是我在科研道路上不懈追求的理想状态。”王康妮感言道。

庄松林院士为学生授课


   与时俱进的专业“活字典”
  “做研究,没想那么多,就想把自己领域里的东西冲到可以与世界同步,甚至更前的水平。”庄院士令人崇敬的不仅仅是他的学术成就,更是他始终与时俱进、乐学善思的学术态度。
  对此,胡金兵老师回忆起一个“插曲”。为了确定研究课题,胡金兵在翻阅了大量资料、综合国内外光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后,选择了拓扑光学这一新方向。“关于拓扑光学的第一篇论文是2008年发表出来的,业内的相关研究论文在2013、2014年才开始多起来,我很兴奋自己找到了这样一个前沿的课题方向。”正当胡金兵准备把自己这一“新”发现骄傲地展示给庄院士时,才发现庄院士对此早有关注。“我一直以为庄院士如此忙碌,前沿的学术论文他应该没有时间去详细阅读,却没料到我跟他汇报之后,他随即让我先学习参考麻省理工、斯坦福、普林斯顿等大学研究团队的现有成果,可见他对于这一方向的了解之深,这使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胡老师话语里仍有当时的惊讶与敬佩。
  光学的分支众多,我校博士生蒋强主修其中的信息光学。在做研究过程中,蒋强遇到了“瓶颈”,当他带着PPT找庄院士汇报时,没等他详细表述自己的困难所在,庄院士便很快从众多页面的PPT中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点,向他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据我了解,庄院士更为熟悉的是成像相关的领域,但对于我专攻的这部分,他竟然也不乏深刻见解,他的研究之广让我觉得他就是我们专业的‘活字典’,不管是难解的‘瓶颈’,还是前沿的问题,他一定可以给你最专业的解答。”蒋强钦佩地说道。

庄松林院士:做科教事业的“可见光”

 

 

   “授人以渔”的智者魅力
  作为太赫兹团队的技术骨干,朱亦鸣对庄院士的支持有着一份特别的感谢。当朱亦鸣还在光伏、太赫兹领域都有探索、举棋不定时,“与其分散精力,不如静水流深,集中拳头,搞出真正有影响力的研究……”庄院士的一席话让他真正下定决心扑进太赫兹领域。
  “你所讲的这一句有出处吗?已经证实是正确的理论了吗?”面对自己的研究生,胡金兵老师常常抛出这样的“问号”,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发现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是我从庄院士那里‘偷学’来的,在我博士期间汇报时,他一眼就看出我的问题出在哪里,但是他从来不会直接指出来,而是通过质疑和追问,让我自己反思找出漏洞。这种方式使我受益匪浅,如今我在庄院士的引导下,改变了‘人生轨迹’,成为了一名教师、一名研究人员,我希望能将庄院士所带给我的影响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庄院士的治学精神。”
  作为光电学院的院长、学科带头人,庄院士像一座灯塔屹立在“光学”的岸边,用他的光芒为“船只”照亮前行的路。学院有6大课题组,共有71名学者,涉及的研究人员众多,但难能可贵的是庄院士对这样一个大型团队的管理有序且高效。当每个课题组分批汇报时,他会及时补充其他组的核心理论、研究进展等,以此推动课题组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助推研究工作整体的创新和发展。博士生桂坤对此深有体会,“我研究的光子晶体属于可见光波段,在和庄院士交流的过程中,他根据我研究的具体内容,建议我可以考虑向另一个课题组涉及的太赫兹方向靠拢,这是我之前没有想到过的,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不再围着自己的方向‘闭门造车’,而是有意识地根据庄院士的建议做出改变,这不但拓宽了我的科研思路,更使我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新闻中心董真 董颖报道

文章转载自第293期上海理工大学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