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需要是我们技术发明的原动力”——顾利霞教授团队“功能纤维新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图)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78岁的顾利霞教授领衔材料、织造、染整等多学科师生组成的协同创新团队,在化学纤维改性和多相高分子材料领域获得一系列原创成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共聚酯、纤维与染整技术体系,推动了整个产业链多个环节的技术进步,相关成果日前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注:顾利霞教授(中)与团队成员在项目研讨中)
“材料天地 大有可为”
从本科生入学第一门课《材料学概论》起,顾利霞就用1000多页亲手制作的PPT为大家展示了一个材料科学的奇妙世界。有新生上完第一堂课就兴奋的表示,“材料太有用了,我一定要读研究生。”顾老师还特别爱给研究生们讲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讨论我们国家的差距在哪里,让学生开始主动寻找感兴趣的科研方向。顾老师说,“实际,材料天地,大有可为。跟现在的学生们一样,我是学生的时候也经历了从老师叫我做,到自己有兴趣主动要进实验室的过程。”
2004年,顾利霞领衔项目“功能化系列共聚酯和纤维的研究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经69岁的她并不满足于此,她又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美国的改性涤纶纤维CDP三单SIP含量少,需要高温高压阳离子染料才能染色,织物需要碱减量处理,不利环保;日本的ECDP虽然常温常压可染,但四单PEG存在醚键,热稳定性差,纤维熨烫后疵点多,色牢度也不够;自己获奖项目共聚酯HCDP三单SIP虽含量较高,但还是存在结构不太均匀,成本较高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改性涤纶纤维既具有柔软的手感、常压易染性和高色牢度、又具有良好抗起毛起球性呢?
这一探索就是十年。顾老师的博士生,现在已经是上海霍尼威尔公司高级工程师的陈斌,至今都谨记顾老师的要求:“要用眼睛深入看到问题所在。”——有些人对于实验数据中出现的异常点,会直接排除了事,但是顾老师一定要把每个异常数据的前因后果弄得清清楚楚才罢休。教室、实验室、工厂,枯燥又艰苦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是顾老师学术生涯的常态,她一直说,进了实验室,进了工厂,亲眼看到学生做实验和生产线运转的全过程,才能发现问题。正是有了这种钻研精神,项目组经过大量比较试验,精选四种小分子为第四单体,SIP为第三单体,从1立升、20立升、300立升聚合釜、半连续聚合,经过几十次试验,终于精选了合适的四单、三单和催化剂,研究了合适的聚合工艺,成功抑制了第三单体的自催化和离子聚集效应,发明了结构均匀、可纺性好、常压易染的新型共聚酯MCDP。严谨的治学态度,逐步放大实验的经验,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和合作,使得项目第一次试制就实现了大容量连续稳定生产,解决了三单、四单浓度局部涨落、分散不匀工程难题,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
这款被命名为派司特(BASTER)品牌的新一代功能涤纶纤维,既具有羊绒、蚕丝纤维柔软的手感,又因为结构均匀、分子量小而具有良好的纺丝性能,布料色牢度高、挺括度好,不会起毛起球;同时制备过程各工序温度都比普通涤纶低15~30℃,不需要碱液处理,节能减排效果居国际领先地位。项目已经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3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年砥砺,支撑顾利霞团队走下去的,是她始终如一对科研的兴趣和热爱。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是这位古稀老人最朴素的创新动力。顾利霞是我国化纤学科奠基人之一、东华大学钱宝钧教授的第一批研究生,在钱先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五爱精神感召下,她扎根东华大学,立志为将我国传统的纺织产业带入世界先进行列做些贡献。
有一种偏见认为,纺织是老的传统行业,科研创新很难,能拿到发明奖更难。对这个问题,顾利霞的解决之道是既要熟悉高分子领域的前沿问题,也要深入纺织行业科技前沿,才能有所创新。按照国家科技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化学纤维功能化目标,及贯通产业链发展的策略,依托学校从人事到基建等各个环节为科研协同创新所做的革新举措,顾利霞组建了一支囊括高分子材料、纺纱织造、化工染整等在内的多学科协同创新队伍。“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极致,齐心合力,就一定会出好结果。”顾老师说。
翻看顾老师半个世纪的科研路,会发现每十年都会有一项突破性成果诞生,都会给纺织产业带来一次转机——1986年,与顾利霞合作的绍兴一家纺织厂只有60台布机,300个工人,常年生产每吨只能赚五六百元的常规产品,在顾利霞团队帮助下,通过走差别化生产道路,研发生产高收缩涤纶改性产品,每吨获利超过1千元,一步步发展成为绍兴数一数二的化纤纺织大企业,该项目也获199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当年的上海第十化纤厂,也通过与顾利霞团队合作研发功能纤维新产品,转型成为上海著名纺织企业“德福纶”,项目获200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奖项目“新型共聚酯MCDP连续聚合、纺丝及染整技术”,建立了覆盖从聚合、纺丝、织造、印染、到服装的产业链,2013年新增产值超过16亿元,创汇900多万美元……充分展现了多学科交叉协同、产业链集成创新的力量。
宽严相济,师爱无声
“钱先生从不会因为我是女生就降低要求。”顾利霞也用同样严格的标准要求她的学生们。学生的毕业论文顾老师从来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甚至引用的文献也要逐条查看,抄袭行为是绝对禁止的,更不允许实验数据造假。“硕士、博士阶段是年轻人成型最关键的时候,不是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就结束了,很多细节的要求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世界可能在改变,但基本的学术准则、道德准则从未改变,顾老师从未忘记教育的根本目标。
在学业上,顾老师严格要求;在生活上,顾老师对学生们的关爱无微不至,大家都亲切地喊顾老师是顾妈妈。“学生大老远跑来读到硕士、博士不容易,我要尽己所能,帮大家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让孩子们能一心一意把书读好。”身为博导,顾老师甚至还帮课题组的年轻人调解过情感问题。已经是上海纺织研究院工程师的付昌飞最感动的是2010年11月,他出了车祸受伤住院,顾老师第一时间拜托学院书记帮忙处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同时天寒地冻中多次去医院探望自己,并给了他很多的物质帮助和精神关怀。
春华秋实,知识分子对科技创新的信仰薪火相传。顾利霞为人不事张扬,只是默默地为学生着想,门下弟子很多成为材料、纺织领域的教授、总工程师,甚至已经开始挑大梁,带领团队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殊荣,成为支撑材料、 纺织产业转型发展的脊梁。
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5项……50年的奋进,50年的荣光,记录的是顾利霞在纤维材料改性和功能纤维研发领域的累累硕果,是她尽力为国分忧、为企业解难的忠贞赤诚。
如今,已经78岁高龄的她还在科技创新的路上“飞奔”——顾利霞说:“还想为材料、纺织产业的创新变革继续做点事情,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发展做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