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京沪"户外音乐节"今年为何冷清
作为近些年在国内兴起的演出产品,户外流行音乐节已渐渐成为都市年轻人的社交娱乐之一。昨天,“草莓音乐节”在上海世博公园开幕,“理想音乐节”在北京乐谷公园开幕。不过,相比去年“五一”京沪两地近10场的规模,今年总量锐减到2场的流行音乐节,从业态角度看显得非常单薄。
缺乏品牌规划、组织能力薄弱,致使不少新生流行音乐节夭折;而对于老牌流行音乐节来说,则要面对如何维持口碑,平衡日益上涨的成本的问题。有业内人士指出,并非市场需求缩水,作为舶来品的户外流行音乐节,应当寻找适合国内音乐消费的本土模式。
场地越搬越远,运营管理能力跟不上
去年“五一”,张曼玉在上海、北京两地的草莓音乐节上开嗓,导致单日观众飙升至数万人,3天假期音乐节创下26万人次的纪录,成为国内流行音乐节火爆的一个缩影。从2000年第一届迷笛音乐节在北京举办至今,15年间各类音乐节品牌达到百余个,平均每年增幅达20%,节目也从国内乐队的“自娱自乐”,升级为如今海外大牌乐队集体加盟。
如此“牛市”,为何今年却忽然冷清了?
业内人士透露,快速扩张让原本不够成熟的运营问题凸显。今年“缺席”的主办方有的是因场地问题被迫延期,有的因为配置不足而缩小了规模退出原有市场,还有的则因为运营不当干脆停办。不少乐迷表示,有不少音乐节甚至只办了一次就无声无息了。
一些知名乐队和明星的加入,虽然为户外流行音乐节拓展了新的观众,但也给运营方的管理带来了压力。很多户外音乐节在现场管理上并没有太多经验,既然手段升级有限,现有场地挖潜乏术,为了做大市场,就只能寻找更大的场地。因此,不少音乐节“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从市中心的公园一路迁移到近郊,甚至迁出了大城市。
费用越来越贵则是户外流行音乐节难以为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市场的繁荣导致“音乐节歌手”演出费水涨船高,原本号称分享第一免费唱歌的,现在的出场费开价数万元;一些有点名气的歌手则在几年间出场费贵了10倍,唱一场至少数十万元。为了收支平衡,户外流行音乐节的门票也在几年间从数十元涨至数百元。
差异化竞争中探索本土模式
如何寻找更适合流行音乐节发展的模式?有学者提出,不必将所有的流行音乐节都做成户外活动的“巨无霸”,应当根据不同城市和地区的特质,打造个性鲜明的群众音乐节品牌。
某品牌音乐节今年选择继续向中西部扩张,从去年的12个城市拓展到15个至20个城市。“规模相当于开在京沪音乐节的30%。”一位唱片公司掌门表示,就像很多电影在二三线城市很受欢迎一样,音乐消费也可以避开扎堆在大城市的流行音乐节。把不同定位的乐队按照城市音乐消费习惯定向输送,变争夺市场为开拓市场。与此同时,不少音乐人也开始思考流行音乐节的内容细分,民谣、新锐、海外流行,音乐节的品牌优势应该是更专业的内容定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音乐这个核心产品之外,提升社交化的综合体验也成为不少音乐节尝试集聚人气的方式。某音乐节就请来一支“机车小分队”,和乐迷分享复古机车改装等时尚话题。“作为一个出现十多年的产品,户外流行音乐节在中国已经相当商业化,最终左右它的是观众和市场。”推出草莓音乐节的摩登天空首席执行官沈黎晖说,作为舶来品,户外流行音乐节不能完全复制海外的模式,必须找到适应中国市场的本土模式才会有持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