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教授策划的中国当代建筑展在哈佛大学举办

19.09.2016  19:43

          9月13日晚,题为“走向批判的实用主义:当代中国建筑”(Towards A Critical Pragmatism: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n China)的展览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开幕并举办了专题研讨会。这次展览由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策展人李翔宁策划,展现了60家中国当代新锐建筑事务所的作品,是中国当代建筑在海外的大规模集中展示。

(“走向批判的实用主义:当代中国建筑”展览在哈佛设计学院)

(展览海报)

(展览序言)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院长莫森·穆斯法塔维(Mohsen Mostafavi)在本次展览的研讨会一开始就介绍了哈佛主办这次展览的动因。穆斯法塔维提到,在此前的二三十年里,在世界范围内曾经涌现好几波以国家为名号的建筑和建筑师群体,比如日本建筑、西班牙建筑、荷兰建筑等。这些建筑师群体全都经过长时间的理论思考,他们的实践都有某些共同的背景却又特征鲜明,产生过非常重要的世界影响。穆斯法塔维认为,在过去的十多年间,随着新一代建筑师在中国的崛起,他们的作品渐趋成熟,作为全球建筑涌现的一股新力量不容小觑;同时,中国建筑师群体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也已经形成阵营,在世界建筑的舞台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席位。穆斯法塔维表示,哈佛设计学院作为全球建筑行业教育里的顶尖高校,很乐意看到在中国涌现的这种繁荣景象,并愿意提供平台向西方更多介绍中国当代建筑和建筑师。此外,穆斯法塔维还提到,他邀请了李翔宁在2016年春季到哈佛设计学院开了一门讲授当代中国建筑和城市的课程,这给美国学术界带来更多当代中国的信息和思想;这也是随后进一步邀请李翔宁策划这个展览的缘起。

(穆斯法塔维演讲)

          中国当代建筑和建筑师近年来井喷式的涌现有复杂的社会与市场背景,也有这批建筑师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系主任、本次研讨会主持人迈克·海斯(Michael Hays)指出,这批中国新锐建筑师大多具有海外留学经历,集中在欧美的顶尖建筑院校。海斯将这个现象定为继民国期间中国建筑师海外留学之后的第二次大规模“海归”,这直接反映欧美的建筑教育对当代中国建筑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海斯进而提到,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在相当程度上将左右中国建筑的未来以及各种可能性,一种批判的视角必不可缺。他说,从哈佛设计学院近年来接收的中国学生数量来看,中国建筑师在开业前选择到海外深造的趋势肯定越来越明显,这是本次中国当代建筑在海外大型展览的一个重要背景。

(海斯演讲)

          那么,这种海归现象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当代建筑就是欧美建筑教育空降到中国本土?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李翔宁给出了否定回答。他相当中肯地指出,海归的中国当代建筑师在中国语境下的开业状况远远有别于欧美的行业语境,这两种状态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在当晚题为《从实验性建筑到批判的实用主义》(From Experimental Architecture to Critical Pragmatism)的讲座中,李翔宁清晰地指出了中国当代建筑从1990年代往后的几条发展脉络,并简扼解释了这些脉络的背后动因。相比起中国境内大型设计院用来生产设计的模式,这批被遴选出来的当代中国建筑师开辟了一系列蹊径,一方面拒绝被设计大院的潮流同质化,另一方面对现实保持着一种理智的介入。李翔宁解释了本次展览的关键词“批判的实用主义”(critical pragmatism),他承认中国当代建筑师群体并非首先贯彻这种态度,比如以库哈斯为代表的荷兰建筑师在1980到90年代设计就已经展现了相当的实用主义。他用这个词概括中国当代建筑师在过去十多年间的实践,准确地把握了建筑师们所面临的中国国家发展带来的短、平、快等施工困境与设计理想之间的对峙。李翔宁在讲座中将“批判的实用主义”与他以前曾经使用过的“权宜建筑”结合起来,一方面点出了中国建筑在1990年代初的先锋性与实验性,另一方面又指出早期实验性建筑的空想与不适应以及如何在后来与国情契合。李翔宁的讲座通过呈现中国当代建筑的纷繁图景,向观众揭示了这次展览背后的社会实情。

(李翔宁讲座《从实验性建筑到批判实用主义》)

          紧接着发言的哈佛大学教授、建筑史学家和理论家、柯布西耶基金会主席安东尼·皮孔(Antoine Picon)提出了两个问题:1.究竟什么是批判性的,我们该如何进行批判?2.当代的实用主义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皮孔提醒大家,面对一种涌现的建筑现象时需要保持清醒的判断,同样地面对中国当代建筑现象也是如此。皮孔提到李翔宁在2016年春季学期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开的一门讲授中国当代建筑与城市的课,指出相关的理论研究与课程设计对西方语境带来的若干改变。

(安东尼·皮孔在演讲)

(策展人李翔宁、建筑师朱锫与海斯、皮孔等的对谈)

          在第二场中国建筑师专场报告会的开场致辞中,应邀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教授提到,本次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中国当代建筑展览很宏大,汇集了60家建筑事务所的60多个项目。伍教授提到当他二十年前作客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时,这整个学院讨论的都是全世界的建筑话题,根本不会关注当代中国建筑;如今这个情况已经大为改变,中国建筑跟日本建筑一样在西方语境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讨论。展览上的作品基本都是主流的中国建筑大院之外的小型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是署了这些新锐建筑师名字的,不像建筑设计大院里的劳力建筑师那样只能成为设计生产中的一链。另外,建筑必然属于一种文化,因此假如只将建筑设计当作形式创作,那很危险可能丢弃中国建筑在文化上的底根子。技术的改进,比如数字化,不应该取代文化成为我们汲汲追寻的事。文化的力量来自持续的反思,就像我们当下的中国建筑教育越来越注重对文化本源的追溯。王澍、朱锫、陆轶辰等建筑师的作品非常优美地表达了这一点。此外,建筑师与开发商都应当具备社会责任感。我们需要时刻注意一些议题,比如,贫穷的人们究竟需要什么类型的建筑?建筑的形式与社会的公平究竟怎么权衡?这些都反映了我们作为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在中国越来越介入全球建筑进程的新局面中不能忘却这一点。

(研讨会海报)

(伍江教授的演讲现场)

          随后,五位到场的中国建筑师简短介绍了各自的项目,并且与策展人李翔宁展开对谈。首先,建筑师朱锫提到了他最近的思考与设计方法都是一种自然的态度(Nature attitude),关注宋代山水画,思量抽象与拟意,琢磨逆旅与取景,令他从自然与传统里获得大量灵感。他最近完成的景德镇官窑瓷器博物馆就借用了瓷器的形,拟造出了新的空间意象,并且改进砖的砌拱方式实现了材料与结构的新可能。此外,朱锫还提到了他在大理设计的剧院,提到漂浮的空间、简洁的形体等等。一池三山、日本枯山水庭院、颐和园昆明湖等都曾给予他设计灵感。
          建筑师祝晓峰用中国当下生活中的一些普遍特质(generic qualities of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来尝试回应皮孔教授的提问。他提到建筑通过空间与场所对人的生活乃至生命带来的影响,有些时候这些影响是被动的,需要顺应客观条件。在朱家角人文广场项目中,祝晓峰提到如何使用木结构,并且在屋顶制造水池倒影出杏树来重塑场所精神。他还提到在2012年成都双年展上的高密度住宅设计研究,以及前几年完成的华鑫中心对于建筑底面抬起的若干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于建筑介入城市空间的若干思考。

(建筑师祝晓峰在演讲)

          建筑师王振飞介绍了他新近完成的若干项目。他提到自己在最近的一个乡建项目中的心得,也就是为了应对中国当下施工现状而采取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策略。作为建筑师,他在工地上要制定简单实用的规则,这些规则越是简单,工人就越容易操作。建筑师的本领是将了然于胸的设计转化为尽量可以操作的规则。他在乡村院子里成功地保留的树木和温泉,成功营造出了传统建筑中的现代气息。
          随后的建筑师陆轶辰有一些特殊,跟很多别的建筑事务所不同,他开业的事务所位于纽约。陆轶辰提到在他从耶鲁建筑学院毕业后,在纽约开业促使自己重新思考了行业。他事务所的成名作是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的中国馆,主题是“在希望的田野上”(on the Land of Hope)。他解释了麦浪状的建筑形态的来源以及结构选型与材料选择,并在演讲中贯穿自己对于中国当下杂乱社会现象以及崇高理想的关心。

(建筑师陆轶辰在演讲)

          最后演讲的建筑师王彦毕业于苏黎世高工,他以“材料/感知/语境”三个关键词概括他的实践心得。他详细讲解了持续好几年的上海油画雕塑院设计过程,提到如何对老建筑进行更新设计、如何与业主周旋、如何营造空间趣味,等等。王彦深刻受到他留学的苏黎世高工的影响,特别注重建筑的建成空间品质。
          随后,策展人李翔宁与五位建筑师开展对谈,同时与观众互动,谈到不少行业话题。现场有不少同仁关心中国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问题,有人认为责任感要排第一位,也有人认为过多的责任干涉很可能妨碍建筑师职业素养的发挥。策展人李翔宁指出,建筑学作为一门面向实践的专业,应当以从业者的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建筑业内的大奖——普利兹克奖所授予的建筑师基本都是首先肯定他们的建筑职业才华,并不以社会责任与贡献作为第一依据。李翔宁提醒不要因为过于强调社会责任感而排斥了职业素质,不然就没办法批判性地认识这批中国当代建筑师在艰难现实中取得的实践成绩。

(李翔宁与五位建筑师的对谈)

          这次中国当代建筑师在海外顶尖建筑院校里的大型作品展标志着中国当代建筑正逐步向世界展现全貌,既有利于西方了解中国当代建筑,也有利于中国业界听到来自四方的不同回响。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与参与研讨会的建筑师)

          附:参加本次展览的60家中国当代新锐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名单,这些事务所的参展作品被分为文化建筑,居住建筑,改造建筑,乡村建设和数字建设五个板块进行展览。

文化建筑

文化建筑

居住建筑

建筑改造

乡村建设

数字建筑

柳亦春+陈屹峰

朱锫

刘晓都+孟岩

张轲

王澍

马岩松

董功

葛明

李虎+黄文菁

郭锡恩+胡如珊

华黎

袁烽

祝晓峰

魏春雨

陶磊

水雁飞

张雷

王振飞

张斌+周蔚

刘克成

王灏

庄慎

徐甜甜

邵韦平

童明

王维仁

刘家琨

曾群

陈浩如

宋刚

章明+张姿

阮昊

马清运

刘珩

刘宇扬

李立

戴璞

谢英俊

众建筑

孔锐+范蓓蕾

李麟学

王彦

王辉

李晓东

崔愷

傅筱

王硕

赵扬

韩涛

任力之

韩文强

朱竞翔

李兴钢

张永和

何崴

陆轶辰

吴钢

王路

张利

王昀

          本次展览研讨会,可以在哈佛官网中看到现场完整录像视频,链接如下:
http://www.gsd.harvard.edu/event/xiangning-li-jing-liu-and-antoine-picon-contemporary-architecture-in-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