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一步之遥》:姜文新电影被集体吐槽

19.12.2014  13:01

  “前所未有的压力。”17日夜,一家票务预售公司负责人一边吃着方便面,一边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感叹。

  票务预售公司连夜加班加点,只为《一步之遥》。长达数月的暖场,绚丽的预售票房,紧急推迟的首映礼,上映首日的两极评论……贺岁大片《一步之遥》之外的现实,比电影本身更具戏剧性。

  12月18日,《一步之遥》以1785万元的零点首映场票房数字,刷新《小时代1》纪录,逼近《变形金刚4》,取得开门红。

  但《一步之遥》“任性”的时间,也只有一周。一周后,《微爱》、《智取威虎山》等片相继上映,以“黑马”姿态随时抢食票房。

  成败或许只有一步之遥。20亿元的票房目标,还能实现吗?

  业内人士推算,即便《一步之遥》两周票房达到10亿,离期望的15亿票房起步距离尚远。

  “我们不希望姜文步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的后尘,不希望大片死得更为惨烈,我们也搞不清楚观众究竟需要怎样的电影。”无论是掌握大数据的新电影人,还是传统经验打法的圈内人士,其实都有些糊涂了。

   影片外故事多

  忙,是《一步之遥》上映前后,诸多参与方的共同状态。

  为保证影片能在18日凌晨准时上映,17日一早,片方通过最传统的人传人方式,将4500份拷贝送达各地院方;主创也陆续结束了紧密的宣传活动,正在拍摄其他影片的葛优甚至专门抽出一周时间配合宣传。

  所有的努力都对准了一个参照物——《变形金刚4》:4500份拷贝超过了《变形金刚4》,59.8%的排片超过《变形金刚4》近6个百分点。

  但《一步之遥》首映之路走得并不顺畅。电影首映时延迟了近半小时才开演。

  该片主投资方对本报记者表示,首映礼当日,大家等的时间久是因为之前审片的问题。为了过审修改台词,耗费了大量时间,而《一步之遥》IMAX拷贝要重新在美国冲印后运回,“从机场拎回来,过海关,出来把东西安到机器上,那时候观众已经坐几十分钟了。

  首映礼后,《一步之遥》又遭遇了两极分化的评价,一部分人直指“看不懂”、“除了音乐一无是处”。

  网络上搜索《一步之遥》,几乎所有看过电影的人都说“看不懂”、“无力吐槽”、“这片拍成了3D真浪费”、“我睡着了”。

  “有这样的评论,我们也很错愕。”上述投资方表示。不过,影片方并不着急。无论是票务预售方还是院线,均表示对姜文有信心。“首周票房冠军肯定是《一步之遥》,我们首周排片基本是它一家独大,近60%的排片,再加周末档,六七亿应该不成问题。”国内排名靠前的一家院线部门负责人孙先生表示。

   贺岁档火拼

  《一步之遥》预售3亿票房,已早早锁定首周票房胜局。但前有青春片,后有大片和喜剧片,留给《一步之遥》“任性”的时间,也只有一周。

  今年贺岁档竞争依然激烈,除了主打的《一步之遥》,《匆匆那年》的预售排片达11.23%,《我的早更女友》为7.98%,《太平轮(上)》排片也在1.85%。

  “《一步之遥》首周若口碑好,院线下一周可以排片高,若口碑一般,肯定会减少排片量,加大‘黑马’的排片。”制片人胡总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目前影视圈内部讨论认为,圣诞节上映的《微爱》和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有机会从《一步之遥》口中分得一杯羹。

  《智取威虎山》预售票价仅19.9元,其“火拼”《一步之遥》的“打法”并不新鲜。只不过,该片“操盘者”之一,博纳国际影业董事长于冬,曾于2011年打过漂亮一仗。2011年贺岁档,于冬作为出品方之一,将徐克3D电影《龙门飞甲》与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同天上映,最终《龙门飞甲》“虎口拔牙”,票房破5亿,口碑不错的《金陵十三钗》因各种原因票房也只有6亿多。

  “历史上贺岁档期两三部影片同时打响也是有的,比如《让子弹飞》和《非诚勿扰2》就相隔六天。”胡总认为,今年电影市场整体比2012年高出一倍以上,《智取威虎山》票房有过10亿的机会。

  另一部潜在“黑马”《微爱》,是导演顾长卫首次与华谊兄弟合作。

  在该片中,顾长卫一改以往的文艺范,首度尝试执导爱情喜剧。他解释,这是因为“不想让姜文和徐克太寂寞”。

  参与了贺岁档期两部影片制片工作的一名业内人士将这一做法归结为“有智慧”。他解释了其中的玄机:“《一步之遥》是荒诞剧,《智取威虎山》是主旋律3D影片,贺岁档还是要有喜剧的,今年冯小刚去当演员了,顾长卫做喜剧是挑战也是机会。”

  在打法上,《微爱》临时改档到24日上映,略像徐静蕾2011年的《亲密敌人》。当时,《亲密敌人》在《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后一周上映,独享圣诞节,最终获得1.2亿票房。

   投资者趋于冷静

  劲敌当前,《一步之遥》是否会再现当年《金陵十三钗》票房被瓜分的情景?

  上述采访人士均认为,依目前形势不至于,但一枝独秀很难。

  “电影市场已多元化,演员和作家都做了导演,而且票房不错。观众口味都不好判定,张艺谋、冯小刚都倒下过,大片大赚的时代基本结束。”上述业内人士说说。

  至于背后原因,圈内人士认为是中国电影市场貌似很大造成了很多假象。

  以内地银幕数据为例,据全国电影科技工作会议数据,今年内地前三季度总银幕数达22420块,增长31.88%。2012年和2013同期增速曾分别高达34.49%和43.63%。

  “今年前三季度,内地票房收入为219.49亿元,《一步之遥》等的贺岁影片被视为内地票房超300亿的最后希望。300亿看似市场容量很大,但对于中小成本电影而言,空间反而小了。”有行业人士说。

  本报记者加入的几个影视投资微信群中,今年尤其热衷于分析电影投资成本与回报。他们一致认为,电影市场“5%赚钱比例”的铁律仍未打破。透过这些泡沫,投资者也开始回归冷静。几位对影视产业感兴趣的投资人表示,内地票房无论是200亿和300亿,市场意义差不多,因为“盈利的影片还是那么几部,还没规律,就跟赌博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