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一中学男生班25公里徒步引发关于"男人野性"大讨论
东方网8月31日消息:背起没有课本的背包,穿上一双合脚的鞋,拄着一根竹棍。今年暑假,市八中学男生班50多名学生,踏上了徽杭古道。全程25公里山路,7小时徒步,一堂特殊的“生存课”考验着这群18岁的男孩。
25公里徒步
“这才是男人的方式”
6时,10名老师和专业驴友组成“护卫队”,男生们从上海出发。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七八人,有序行进。“才走到第一个休息亭,就汗流浃背了。”沈荻伟说,爬山比他们想象得还要难,没走几百米,每个人都像打了场篮球赛一样,衣服都能拧出汗水。男孩们咬牙坚持,7公里的上山路,没有一个人掉队。团队背了8顶帐篷,本想登上山顶时驻扎。没料到,爬上山顶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雷雨。出于安全考虑,老师临时决定往山下撤。最后十几公里的下山路,在大雨冲刷后,道路泥泞湿滑。由于上山耗费了大量体力,下山时他们双腿有些发抖,中途有些人几次想放弃,但在大家鼓励下,还是挺过来,手脚并用“爬”完了全程。
村上春树有本书叫《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秦嘉杰说,当他在山路上行走时,想到的只有坚持和征服,“原来电子产品不是我们消遣时光的唯一选择。”“这才是男人爬山的方式。”章佳伟是个旅游爱好者,爬过的山也不在少数,但这样的体验对他来说还是头一回,“团结、互助、勇敢、韧性”也是他通过这次体验看到的男生班精神。对男生们来说,在体力和意志突破的过程中,他们也收获了快乐:50多个人挤在小棚子里躲雨;在山上午餐时一起吃光所有的菜;体力到达极限时,同学搀扶一把……
女汉子对宅男
“现在的男孩缺少野性”
直到走完全程的那一刻,领队老师张有武提着的心才算放下。当他在微信朋友圈里晒照片时,他的大学同学都很羡慕。有人评论:“出于安全考虑,暑假集体活动学校都取消了,更何况这样的体验。”
活动拍板者是校长卢起升。他有自己的理由:两年来,男生班一直注重体能训练,每天晨跑半小时,一周几次健身房训练等,男生们有底气。而且,学校先期派老师和资深驴友等去徽杭古道踩点考察过多次。“其实,我们的男孩一直都被低估。”让张有武惊讶的是,回沪后,50多个男生哪怕轻微感冒也没有。与市八中学男生班表现迥异的是,暑假里一些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也举办乐支教夏令营活动,但应征者中男生寥寥。徐汇区一所老牌高中组织赴贵州支教活动,报名学生中,女生与男生比是8∶2。老师们很不解:“男孩们都挺想报名,但家庭出于保护考虑,不让他们去。”上海一些街道举办暑托班,招募的高中生和大学生志愿者,也基本以女生为主。一名高中班主任苦笑着说:“现在都是‘女汉子’与‘宅男’的比拼。”
“现在的男孩子缺少一些野性。”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曾对中法儿童进行过比较调查,结果发现,中国男孩普遍选择的游乐方式是游戏机、电脑等静止玩物;而法国男孩则大多选择滑板、球类运动等。他说,现在多数家庭都是4个老人、2个大人围着1个孩子转,特别是男孩,围绕在他们身边更多的是母亲、奶奶、外婆、女老师等,家庭过度保护,再加上学业压力,使得他们成长过程中缺少了一些强悍的男性色彩。
走出“女性圈”
“爸爸们”应强势回归
英国一项调查显示:在信息化的后工业文明时代,男女在运用电脑的工作表现中,实力相当,男生的“体力优势”逐渐退化。对于男生来说,他们优势又该如何体现?“应试教育会压抑男生的一些天性。”杨雄说,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以竞争为目标,以左脑功能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而右脑开发一直被学校和家庭所忽略。实验表明,左脑是产生对立、竞争情绪的区域,右脑则是产生和谐、关爱等情绪的区域。许多较高级功能,如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复杂关系理解等都集中在右脑。
杨雄建议,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应适度开发孩子右脑,倡导动手与动脑的实践体验。不管针对男孩还是女孩,都应该培养运动、创造、协作等能力与气质。而男孩天性好动,更加不能缺乏户外运动和动手类实践活动。
教育专家表示,中国自古以来推崇的“坚强果敢”、“宽容大度”等男性气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子关系的传承。男孩从小生长在“女性圈”里,不利于气质的养成,父亲和男教师可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发挥示范和榜样作用,不妨让男孩多一些野性,更加阳光。近年来,上海一些中小学推出“父亲家长会”、“爸爸书架”等,鼓励父亲从工作应酬中抽出时间进行“家庭陪伴”,取得不错的效果。如今电视荧屏中出现了很多父子类亲子节目,不得不说也是父亲角色的一种“强势回归”,让教育更加适合男孩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