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电梯整改亟待政策支持 85%维保人员能力不足
东方网10月20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由市质监局、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发布的2014上海住宅电梯安全管理现状调查报告近日出炉。报告显示,85%电梯维保人员职业技能未达三级,维保能力亟待提高。同时,目前本市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后的整改落实尚需政策支持。
老旧电梯改造:存“资金短缺”等问题
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指出,调查采用抽样法,抽查访问从事住宅电梯维保的企业112家,约占本市电梯维保单位总数的40%;抽查访问从事物业管理,具有电梯使用管理职能的电梯使用单位153家;随机访问了电梯维保从业人员105名、市民1600位。
为降低老旧住宅电梯安全风险,2007年起,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黄浦、浦东等区的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先后推进了电梯安全风险评价工作,本次调查对近160个有老旧电梯小区进行了随访,1452名被随访的市民表示所在小区开展了对老旧电梯的安全风险评价和电梯改造工作,市民对这些电梯的使用满意度达到了81.3%。
记者注意到,调查还对有老旧电梯(使用15年及以上的电梯)的21家使用单位进行了统计:在94台商品房老旧电梯中,已经接受过安全风险评估的有90台,但经过改造的仅占需要改造总数的9.6%;在224台售后房的老旧电梯中,已经接受过安全风险评估的有201台,经过改造的比例仅为18.8%。
目前老旧电梯更新和改造的难点主要集中反映在“资金短缺”“业委会审批无法通过”“电梯主要部件(包括零部件)配不到”三个方面。因此,亟需制订对老旧电梯安全管理的政策措施,以保证老旧电梯的安全整改落实到位。
维保企业和人员:素质能力均待提高
电梯维保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本次调查显示,“现场维保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重复故障现象多”等诉求,是使用单位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在随访的105名电梯维保从业人员中取得国家职业技能三级(高级工)、国家职业技能二级(技师)和国家职业技能一级(高级技师)的总占比合计仅为15.0%。
而上海市电梯行业编制的职业技能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上海电梯安装维修人才的结构应当为3∶5∶2,国家职业技能资格三级、四级的人员要占总数的50%,一级、二级的高技能人才要占20%。相比之下,电梯维保人员素质的现状距离规划目标还有很远。
此外,C级电梯维保企业的能力亟待提升。电梯安装、维修、改造企业资质分为A、B、C三级,其中最低为C级。调查显示,112家电梯维保单位中,具有改造资质的C级企业占19.6%,具有修理和维护保养中的C级资质企业占到了15%左右。鉴于C级资质电梯维保单位的市场准入条件只需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不少于5人,因此这类企业实际维保能力有限,客观上难以实现新法规定的维保单位对电梯安全负责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