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连续多起医患纠纷暴力事件 再度引起反思
数据显示
申城每年约有医患矛盾6000至7000起。业内人士认为,相比上海每年2.24亿人次的门诊量、3000余万的住院人数,医患矛盾发生比例并不算多
日前,钟南山、郑家强、王辰三位院士级资深专家共聚一堂,商讨医患共同决策。专家一致认为:医学人文不应仅局限在医生对患者的态度,其更深层次的技术层面沟通,同样应得到重视。话音还未落,医患矛盾升级暴力事件却出其不意发生了——
6月29日,新华医院内一护士被患者家属砸伤。这是申城21天内发生的第七起医患纠纷暴力事件。此前,儿童医院、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新华医院崇明分院、瑞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等,也发生个别医护人员遭殴打案例。上海市医师协会同时发出声明:强烈谴责针对医护人员暴力行为。暴力伤医事件映射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共同决策的美好愿景,又该从哪里出发?
【近期连续伤医事件】
不代表医患关系崩溃
救死扶伤的医生,成了危险职业?中国医师协会统计显示:2014年之前,全国伤医事件出现逐年递增态势。调研结果发现:59.8%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语言暴力,13.1%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身体伤害,仅27.1%的医务人员从未遭遇过暴力事件。大医院云集的上海,医患矛盾同样难以避免。数据显示:申城每年约有医患矛盾6000至7000起。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相比上海每年2.24亿人次的门诊量、3000余万的住院人数,医患矛盾发生比例并不算多,个别伤医事件的发生,并不代表医患关系就此崩溃。
患者的拳头怎会伸向医生?针对近期几起伤医事件分析可见,部分确属患者无理取闹,例如,一家三级医院妇产科患者,因未能顺利请到一个月病假,迁怒于医生;部分则因医患沟通不畅或医生极细微的操作失当引发,例如,一家医院的医生将患者名字写错,致其无法正常付费。多位接受采访的医生认为:在工作岗位受到人身安全威胁,感觉很心寒。一家三级医院急诊部医生表示,“过去也有同行被打、无奈忍气吞声拿‘委屈奖’,而今能名正言顺保护自己,称得上是一种进步。动手打人的做法触犯法律底线,理应受到惩罚。”
【缺乏合理诊疗秩序】
医疗服务达不到预期
伤医事件的发生地,几乎清一色集中在大医院。权威调查同样映证这一点:去年,由上海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复旦大学共同开展的第三方测评公立医院,门诊、住院患者满意率,三级医院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缺乏合理诊疗秩序、医疗服务达不到预期,成为引爆患者伤医的导火索。患者家属孙小姐说:“打医生自然有错在先;但当等待4小时门诊只看2分钟,医生冷漠无表情时,心情确实很糟。”也有患者提出,“谈医患共同决策太奢侈,只要多点知情权,就知足了。”
知名妇产科专家俞瑾从医大半生,她直言:医患关系的维护,需要科学和有效管理的服务,更离不开相互体谅的同理心。所谓科学、有效管理,分诊制度最值得提倡。分诊不仅指从社区转诊大医院,在大医院内部,分诊理念亦不容忽视。让小医生有机会多接触初诊患者,既能分流过于集中专家门诊的患者,也可使小医生提升能力、迅速成长,以此满足患者需求。
专家同时强调,医疗仪器层出不穷,但看病终究是与人打交道,交流与沟通无法用机器来取代。俞瑾回忆,曾有患者为看病通宵排队,就诊时因一夜未眠满嘴酸臭,“其实,医生想着患者为看病耗去无数精力,就会心痛;患者想着医生呕心沥血、顾不上自家人,会感激,真正的医患关系就应该视彼此为家人。”
【设定法律底线】
购买医疗责任险
处在信息不对称的医患双方,能否真的实现共同决策?钟南山院士认为,在医改尚未找到出口之时,医护人员也应尽可能做些努力。业内专家认为,从制度建设来化解医患矛盾,或许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根本。
在国外,医院(尤其是急诊)与警察等联动机制相当成熟,在医院发生暴力事件,扰乱公共秩序视为触犯法律。这一底线的设定,是一切诊疗活动的前提。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教授还提议:医学具有风险,医疗事故发生存在一定比例,国外医生购买医疗责任险,通过保险方式来解决发生的医疗意外,可有效避免医生与患者直接发生矛盾。
俞瑾认为,医患想要共同决策,还须营造耐心、宽厚、仁爱的社会氛围。社会在强调患者权益时,也应引导患者赋予医生信心。俞瑾曾患病两次,也因医生疏忽而导致并发症、折磨至今,“我不会怪医生,医学的发展需要一步步来;感受患者之苦后,身为医生更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社会正能量的良性循环,才能化解医患隔阂与误解;反之,相互指责、怪罪,只会陷入找不到出口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