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家长做规矩给压岁钱“限高”
随着近年来压岁钱行情的上涨,亲情人情带来的负担也让人感叹“压力山大”。记者采访发现,羊年新春的上海,一股“家长做规矩给压岁钱限高”的新风,在一些家庭悄然流行。
发倡议信为压岁钱“限高”
春节前,家住闸北区的杨女士在家族微信群中收到一封题为“压岁钱:莫让亲情成负担”的倡议信,倡议信的作者是她丈夫的表哥。这位先生家去年刚添了宝宝。他在信中写道:“过年时,长辈们给小朋友一个红包当压岁钱,本是讨个吉利的风俗习惯,但近年来似乎已经渐渐变了味。红包包得越来越大,据说江浙不少地方很普通的人家,出手也常常是一个红包动辄几千上万,至于土豪们就更不消说了!”
在他看来,压岁钱已逐步成为一个负担。家里有小孩的可能还好,给来给去多少还能收支平衡,甚至有盈余,但那些没成家的、没孩子的,或者孩子已经工作了的,基本就是“只出不进”,一个年过下来,经济负担就可能很大了。他坦言,近年来压岁钱的金额不断走高,无非就是因为大家面子上好“随大流”、“礼尚往来”,虽然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愈演愈烈的风气不好,但不少人对此也常感慨无能为力。
表哥表态后,杨女士一家今年的压岁钱行情“看跌”。“给200元的居多,不过,祖辈们还是不肯少给,爷爷奶奶至少给500元,多则1000甚至2000元都有。”杨女士说。
压岁钱超过限额当场退还
“宝贝,这是舅公给你的压岁钱。”大年初六,闵行区平吉二村的一户人家里,乐先生正在往7岁大的毛毛口袋塞红包。毛毛妈拆开红包一看6张百元大钞,立即抽出4张塞还给乐先生。“我们规定的,每家只能收200元红包。”毛毛妈说。两人正为压岁钱推来搡去,小家伙忙站出来“帮腔”,“妈妈说收200元是国家规定的”。一句话逗得家人哈哈大笑。
之所以定下200元上限的规矩,毛毛妈告诉记者,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来是不想给亲戚朋友增加太大的经济负担,“毛毛是家中第四代中的第一个孩子,这压岁钱标准一旦定高了,就再也降不下来了,所以立规矩很有必要。”毛毛妈说,二来也希望孩子不要攀比收获压岁钱的多寡,“有些孩子甚至把春节看成是‘发财’的机会,在背后议论给多给少,孩子也因此变得势利”。
毛毛妈坦言,压岁钱水涨船高还是面子问题,所以她事先就定好规矩,一旦有人违反,当场退回。“亲戚朋友们都理解,所以,就愉快接受了。”
对此,理财教育专家、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理事长王胜老师认为,压岁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做法,寄托了家长对于孩子成长的美好愿望。如果只是用实际金额的多少来表达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是非常狭隘的做法,对于孩子的成长反而有不利的导向。因此,在全社会对压岁钱止涨不利的情况下,一些家庭悄然兴起给压岁钱“限高”的新风尚,让压岁钱回归它的本意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以压岁钱这笔当代小学生每年最大的收入为契机,引起全社会对小学生理财教育的关注。
给孩子压岁钱祖辈最阔气
在去年的马年春节,小学生收到的“最沉红包”究竟是谁给的?答案是祖父母辈,平时省吃俭用的他们,给起孙辈压岁钱却出手最阔绰。一项在全国6所城市7737名小学生中开展的首个全国性《2014年小学生压岁钱调研报告》显示,小学生收到的单笔最高的压岁钱中,有超过3/4出自祖父母辈之手。调查者分析,祖辈成推高压岁钱的首要人群。
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传统文化传承上,小学生单笔压岁钱“收入”越高,对于压岁钱中蕴含的祝福含义却理解越少。相反,在有超过60%的小学生能够收到50元以下压岁钱的广州,小学生在压岁钱本质含义的理解方面及压岁钱的使用自主性方面均高于其它城市。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