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茅海建:甲午战争期间及战后的容闳

10.10.2014  10:36

  容闳的个人经历极富传奇,他是最早在美国大学——耶鲁大学完成学业的中国人。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事情,是1872年带领中国留美学童去美学习,任管理学童的副监督。甲午战争期间,容闳主动与张之洞联系,提出了抵押台湾、购买军火等主张,张之洞也让其办理贷款。容闳由此进入了人生的第二阶段——利用其特别经历与知识,从事经济活动,后又转向政治活动。关于他的这段经历,人们多引用其自传(《西学东渐记》),作正面的叙述。但容闳的自传,如同当时许多人的自传一样,有着许多的夸张。最近几年,我一直在看“张之洞档案”,发现了一批与容闳相关的材料,可以看到容闳的另一面。

  1895年2月28日,甲午战争已经到了非常不利的阶段,战场形势很紧张,军费开支处于捉襟见肘之际,张之洞打了个电报给朝廷,说去年冬天我本来托了容闳借钱,容闳在电报里面讲,如果用台湾来做抵押可以从美国借十万万元。另外有一个英国的律师丹文,在上海是头牌大律师。他讲,中国如果需要银子,也可以把台湾抵押给英国,可借巨款。

  想想看,张之洞是两江总督,把国土的一部分抵押到外面借款,大家都知道,这是不能做的事情。但那时候张之洞觉得,既然打仗打到这个份儿上,是不是也可以做这个事呢?能不能跟英国驻华公使、英国外交部来商量这件事情?向英国借款两三千万镑,用台湾来做保?因为那个时候,日本已经要进入台湾了。而这样一来,台湾可以保住,钱又可以借到,英国不会让日本再去台湾——这就是说,看来张之洞已经把容闳的话都听进去了,准备以台湾作押向英国借款,提出“许英在台湾开矿一二十年”。

  要有一点历史知识、有一点常识就会知道,这件事情是非常荒谬的。在战争期间一国政府若同意以台湾作押而借出巨款,将违反中立,近乎于参战。而且各大国财政皆有预决算,如此之大数额也需经过议会,难于短期支付,对此只要考察美国购买阿拉斯加的案例便可知其程序。然而张之洞作为两江总督,竟然相信了这件事情,而且还向皇帝报告了这个事情。

  我们再回过来讲,容闳提出“抵押台湾”可借款10亿“美国银”——然而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今天的资料非常详细,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容闳跟美国政府、英国政府或者和任何一国政府提出过这个建议,也没有资料证明他跟哪个大的资本集团有协议。这完全是容闳的自我设计,或者是咨询了某些不负责任的商人,他本身没有这么大的资本。 阅读原文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编辑| 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