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的分子合成金牌
26.08.2016 20:44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委员会
张天纵在学校实验室工作
让我们把目光重新回到2016年8月1日: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举行的第48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上,7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264名青年化学英才参加了角逐。来自中国的4位选手获得了4枚金牌,位列总分第一,成为世界唯一的“全金战队”。而在这中间,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张天纵获得了理论考全球第二,总分全球第三的优异成绩。
日前,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主办表彰会,为这时隔9年再度摘下的国际化学奥赛金牌庆功,让我们了解了这块金牌背后的点点滴滴。
学生:“化学是一门艺术,我要学会鉴赏”
“没有学校,我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这是一个稚气未脱却令人叹服的高中生。论功课,他成绩优秀,早已被保送进清华大学;论课余爱好,他生活丰富多彩,火车摄影是最爱……张天纵说,即便受家人影响,选择了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但也不会放弃对化学的研究。今后,打算两者结合在交叉学科领域探索,如用有机合成方法,通过人工培养晶体等方向做进一步研究。
1999年出生的张天纵比同班同学要小一岁,原来小学二年级他跳过一级。那时起,张天纵就参加了各类学科竞赛;进入市西初中理科班后,一心备战数学奥赛;进入了华师大二附中,由教练开展专业辅导,接触各类学科竞赛。最终,张天纵将目标锁定在化学上,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中,最吸引他的就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神奇变化和未知可能。
“化学是一门艺术,要学会鉴赏这种艺术。”为此,张天纵学会了从一个更高的视角去解读竞赛题——专注于“啃”原版英文教材。张天纵说:“国外的教材更新比较及时,内容详实,语言也很生动,让我受益匪浅。”高一时,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啃”下了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厚达1200页的《有机化学》。
张天纵的奥赛教练赵子明介绍说,张天纵非常努力,做过的竞赛试卷起码有5公斤重,总是自觉地超额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结束了国际比赛,趁大学报到前的空闲,张天纵又钻进了图书馆,开始自学大学课程……
学校:“以科研项目带动学生发展”
每周四下午,华师大二附中的实验班教室里格外热闹:实验班的学生可以抛开书本,有半天的实验课。在这里,学生如走进超市一样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课题,实验室成为学生提高素质、开掘潜能的一块宝地。从选题确定到实验操作,再到展示交流,每位学生都能发展个性,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每位学生都像大学生一样有课题导师。
尽管如此,可本次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实验题还是张天纵失分的主要环节。这是一道有机定性实验题,是张天纵和队友们从未接触过的题型。题目给出了4种鉴别方法,请选手对8种有机化合物进行鉴定。而实验台上,32根试管一字排开,选手必须通过实验观察可能出现的化学反应现象,然后进行推理分析后,判断出化合物的性质。
“看到20根试管后,我感觉所有反应的颜色都差不多,好像都有黑色的可溶物、有气泡、出现褪色。”至今,提起那道题目,张天纵仍然如同雾里看花。
为什么相比较理论题,中国选手在实验题上优势不足?华师大二附中副校长施洪亮坦言:“这可能与长期以来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验’有关。中学最缺的就是实验条件,尽管我们现在也建了一些不错的实验室,但跟大学比起来仍有差距。上世纪90年代,华师大二附中学生连续多年摘得化学奥赛金牌,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也与当时学校就位于华师大校园内,学生能非常便利地进入大学实验室做实验有关。真希望更多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向中学生开放实验室,提升学生动手实验能力。”
据了解,华师大二附中近年来领先一步实现了学校教育模式的转型:以科研项目带动学生发展,与大学教育相衔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方式,成效卓然。“竞赛班每位学生像大学一样有课题导师,意在将全面素质教育与个性特长发展相结合,培养具有科技创新潜力的拔尖人才,同时探究中学与大学衔接教育的模式与规律。”赵子明告诉记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会学生创新方法,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更重要。”
社会:“呵护好他们的学科兴趣”
说到化学竞赛,不得不提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和上海市中学生业余化校。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不仅每年八九月份根据中国化学会的安排,负责组织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海赛区的初赛活动,而且设立“促进化学化工发展和培育人才奖励基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及国际竞赛获奖学生。而上海市中学生业余化校,则长期默默地为喜欢化学的学生提供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不仅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拓展科学知识视野,而且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竞赛毕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学会理事长张培璋说,获奖固然很重要,但参加竞赛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竞争能力;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学生进入高等学府的竞争力。同时,也是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优良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高校输送高质量人才。“呵护好他们的学科兴趣,让更多学有专长的学生能心无旁骛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作者 姜晓凌) 【来源】上海科技报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委员会
26.08.2016 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