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百姓生活极具地域特色 上海市级非遗新增57项

09.07.2015  12:10

  东方网7月9日消息:第五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昨天正式公布,57个项目上榜。自此,本市市级非遗项目总数达236项。与往届欣赏性项目较多不同,今年入选的非遗项目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它们中一半以上独树一帜,在国内其他地方鲜见,而有些项目即便别的地方有类似的,但它们加入了具有浓郁上海地域特色的新元素,自成一派。

   上海的简称“”本指一种渔具

  “所谓非遗,简言之就是指优秀的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保持这种生活方式的技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高春明介绍说,上海的非遗项目扎根民间,很能体现这座城市的地域特色。他以上海的简称“沪(滬)”为例,它本指一种渔具,在青浦一带至今仍在使用。

  据史料记载,古时吴淞江在今上海青浦区北部出海,其水域一望无际,烟波浩渺,下游村落多为渔民,普遍使用一种叫做“沪(滬)”的竹制渔具。南朝顾野王《舆地志》对这种工具作了细致描述:“插竹列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而没,潮落而出,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曰扈。”也就是将竹插在河流中编成栅,使随潮水而入的鱼蟹多被阻拦于竹栅内。特别是河蟹,具有攀爬的习性,在顺水而下遇到竹栅阻拦时就向上攀爬,使渔民唾手可得。

  因在河流中使用,“”后来被加上三点水,即简化字“”的繁体。又由于“”遍布于“”(河流入海之处),这段河道便被称为“沪渎”。于是有了南朝梁简文帝《吴郡石像碑记》的记载:“松江之下,号曰沪渎。”到唐代,人们已习惯将“”用于江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遂另造一“”字来称呼这种渔具,意指“阻断鱼蟹的退路”。如今,簖(沪)具制作技艺已入选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业内人士认为,簖(沪)从最初的捕鱼工具演变为现今的地名,它见证了上海的历史演变,是上海的水文化和民间智慧的集中体现,也是渔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并非原产地却能做到“独一份

  高春明透露,本次入选的不少非遗项目原产地本不是上海,但却能做到自己的“独一份”。以下沙烧卖制作技艺为例,烧卖全国各地都有,不稀罕,但一般的烧卖都是糯米馅,而用鲜笋和肉,还有赤豆、白砂糖包做馅料的只有下沙烧卖。据文献记载“下沙烧卖”源于明代,当时的浦东百姓为犒赏抗击倭寇的军队制作了这一特色点心。烧卖皮用特殊擀面杖手工擀制,咸味烧卖以当季新鲜的春笋、鲜肉和秘制熬成的猪皮冻为馅料,甜味烧卖用豆沙、核桃肉、瓜子肉和陈皮橘制馅。而下沙烧卖在吃法上也颇为讲究,烧卖上笼旺火蒸10分钟端出,现场蒸,现场吃。

  而体现上海百姓智慧的海派家具制作技艺,所使用的材质未必很珍贵,却是最早懂得和利用人体工程学原理制作的中式家具。记者了解到,海派家具集中西方家具特色为一体。它在中国传统的明式、苏式等家具技艺基础上,融入了西式家具制作技法,主要工序有创意设计、木材处理、配料、部件加工、白坯组配、涂饰、表面装饰、软包、成品组装。其核心技艺是舒适,例如,一般的中式家具的靠背是笔直的,而海派家具的靠背做成拱形,可以有效缓解疲劳。又如凳面的处理,常常一面用软包、一面用竹篾,这样使用者可以随天气的变化选择坐哪一面,突出了人性化的特点。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经过一茬茬的挑选,怎么还有这么多项目被列入市级非遗,上海真正的历史又不长。”高春明认为,这是误解。比如这次的传统舞蹈和传统戏剧两个门类是空缺的,而他在前往乡镇摸底调研时发现,本市的非遗还有很多资源可以开发,尤其是在郊县,这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