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工学院举行暑期实践经验交流会

16.09.2014  18:41

      “快节奏的‘魔都’,慢节奏的的‘耍都’,暑期的社会实践真是太精彩,成都当食为上,串串、火锅、三大炮、甜水等各式美味数不胜数,上海则当行为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摩肩接踵,建筑在拔高、走路要靠赶、工作餐十几分钟内解决。” 生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分享会的现场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上一幅幅生动的照片,生工学院“快上海、慢成都”社会实践团的队员则以风趣幽默的讲解带领着全场回顾这场难忘的实践之行。
 


图片说明:项目负责人做活动宣讲及交流

 

      9月11日晚,生工学院在奉贤校区举行了暑期社会实践分享会,“大学生的夏天是什么?聚会?玩乐?可不可以来些更有意义的?走在路上,参与社会实践就是最好的选择。”分享会上,生工学院分团委副书记黎穗子对暑期实践进行了相关介绍,社会实践不仅可以使暑假过得有意义,更能够加深同学间的感情、丰富自身阅历,使自己思维更加深刻,眼界更加开阔。
      分享会现场,徐州支教团、内蒙古企业走访团、苏州病房关爱团、韩国交流团及“快上海、慢成都”实践队伍分别进行了演说。徐州支教负责人袁嘉说:“虽然我们支教的时间不长,但是我们用真心取得了孩子们的信任与尊敬,并取得相当好的社会影响,接受了当地电视台的采访。内蒙古实践团在暑期则走访了内蒙 “金三角”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的5家知名企业,研究生代表杨颖回忆道:“当我们在参观包头市的雪鹿啤酒厂时,闻到发酵罐熟悉的味道,刚刚结束化工原理课程的大三学弟们纷纷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不正是我们课本里学到的东西嘛。”韩国交流团的学生则着重介绍异国他乡的所见所闻,“在韩国,并不用担心语言不通,韩国人也会说英语的,而且都是比较简单的英语。” 
     


图片说明:交流会现场

 

      经验分享后,学生们踊跃举手提问,就如何报名暑期社会实践、实践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咨询。有学生问到:“支教活动如何可以不局限于当时的影响,而持续将爱心传递呢?”亲身体验了一个月支教历程的袁嘉解答了这个困惑,“在回来后,我们依然与当地的学校和师生保持着联系,也通过地方相关部门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希望明年你们也可以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这份爱心只要有我们共同的支撑一定会接续下去”。
      本次分享会既重温了暑期社会实践的精彩瞬间和丰富收获,更是为2014级新生带来了大学生涯的新憧憬,大学并不是停留于校园内、止步于实验室与课堂间,更应该逐渐开拓视野、踏入社会,知行合一,而社会实践活动便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许多新生在现场已经暗下决心,“明年的夏天,社会实践看我们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