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记忆——犹太人在上海》抢先看
《生命的记忆——犹太人在上海》分集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约600万犹太人遭纳粹屠杀。
当一个民族遭遇残酷的杀戮,生的希望同样刻骨铭心。在德国三大集中营之一的萨克森豪森集中营改建的博物馆,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全世界都对犹太人关上了大门,上海是唯一的例外”。
上海,曾经在二战期间庇护了约两万犹太人。其中很多人,成为其家族唯一的幸存者。遗憾的是,这段历史仍然有很多人不了解。随着当年的幸存者逐渐衰老离世,这个关于“接纳和帮助”,关于“生命和尊严”的动人故事,面临被湮没和遗忘的危险。
为了给这段历史一个清晰的旁证,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筹拍了纪录片《生命的记忆——犹太人在上海》。这是中国电视史上最大规模的上海犹太难民寻访行动,摄制组历时8个月,辗转德国、奥地利、美国和以色列等多国,采访了近40位曾经避难上海的犹太难民。
这部95分钟的纪录片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回顾片。摄制组用大量的篇幅记录了曾经避难上海的犹太难民们在当下的生活。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是儿孙环绕,对生活充满感恩。“我的家族几乎只剩下我一个人。但是因为我幸存了,现在我又有了一个大家族。”这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也是感人的力量所在。同时,摄制组从各国的二战纪念馆、犹太博物馆、犹太人联合会等处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档案资料,很多文献、照片和视频等,都是首度对外公开。
这部纪录片的制作,是与时间的赛跑,更是向生命的致敬。
第一集 逃亡上海
1938年,纳粹开始对犹太人进行有组织的迫害。更加令人绝望的,是世界各国对逃亡的犹太人关上了大门。上海,却像茫茫大海中灯塔顶上的那束微光,给犹太难民以生的希望。尽管因为陌生而心生担忧,因为颠沛而历尽磨难,上海最终还是成为了他们生命的栖息地。一张逃往上海的船票,一份离开祖国的签证,成为生与死的分界线。谁能拿到船票,谁又能给他们签证?上海,这座万里之外陌生的东方城市,将如何迎接这些背井离乡的犹太难民?
第二集 融入上海
彼时的上海,饱受战乱之苦,周边上百万的中国难民涌入,所有人都在为生存苦苦挣扎。两万多犹太难民抵达上海,他们担心中国人会敌视和排挤他们。但是,出乎他们意料,中国人平静地接受了这些异乡人。生命一旦落下了脚,就有了无数的可能。本集通过幸存者的讲述和大量珍贵的文件、视频史料,鲜活地再现了犹太难民融入上海的过程,这中间有生活的辛酸,也有关于成长的欢乐;有死亡的威胁,更有守望相助的动人故事。“五方杂处”的上海,由于犹太人的到来,又多了一方。
第三集 隔都生死
1943年,日本占领当局将“无国籍难民”强制迁入虹口隔都,犹太人已经趋于平静的生活,就此被打破。几年辛苦打拼换来的产业、住房、工作,通通化为乌有。饥荒与疾病肆虐,人身自由受到限制。隔都的街道上,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都会传出压抑的哭声。就在生活的信心摇摇欲坠之时,日本战败的消息传来。只不过这种欢乐没有持续太久,欧洲亲人们惨遭屠杀的噩耗,开始不断地被证实。直到这时,这些避难上海的犹太难民才真正意识到,上海在他们生命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战后七十年,当这些当年的亲历者被我们一一找到,当我们一起完成了这些采访和拍摄,既是对历史的回望,也是对历史的反思。
(看看新闻网记者:张元)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