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也是就业教育的一部分

10.12.2014  12:00

          “我走了,你照顾好咱爸妈,我没能力”。收到哥哥的短信,弟弟立即赶来,还是晚了。12月8日上午,在郑州花园北路城中村邵庄,一名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小伙疑似因求职屡屡受挫而跳楼自杀。(《郑州晚报》12月9日)
          看到这样一则新闻,相信每个人都为研究生的自杀而惋惜不已。只因就业遇挫,就将自己的生命视为草芥,确实有些偏激。或许,贴着高学历的标签却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会让当事人感到有些沮丧和挫败。但是,这种压力并不是选择不归路的理由,相反应该勇于面对一时的困难,用自己的拼搏和努力去赢得未来。
          单就研究生群体而言,因为就业压力巨大而选择轻生的并非个案。比如,今年4月,广州中山大学的研究生蔡某某自缢。在他的遗书中,他对于毕业和就业感到非常“痛苦”。类似悲剧频现报端,背后的症结值得反思,本来拥有高学历优势,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难,为何非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选择结束生命呢?
          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上述这些研究生作为高材生,往往从小就接受书面知识的灌输,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最终在学业上步步高升。然而,这种学习模式下,有时又往往缺少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那就是生命教育。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学生们对于生命缺乏应有的认知和了解。在面对压力时,不能坦然承担和面对,一旦稍有不顺,就可能想到采取极端方式来释放压力。
            在西方国家,生命教育一直都被看成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在美国,生命教育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力求让学生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美国所有中小学都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为推广生命教育,甚至成立了各种专业协会,在深度和广度上更进一步推动生命教育。反观国内,在这方面却捉襟见肘,我们往往只是在强调学生们如何学习,如何提高成绩,往往学成甚至研究生毕业时,都鲜有关于生命教育的课程设置。
          如今,就业压力巨大是客观现实,却不至于成为压垮生存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正是缺乏生命教育的氛围和环境,让包括某些研究生在内的青年学生在面对现实中的挫折时,竟然想到了以极端方式来卸下心中的包袱。对于包括研究生在内的这些青年学生来说,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抑或社会,都应该将生命教育灌输到他们内心深处,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从而顺利地就业、工作并回馈社会。
          http://zqb.cyol.com/html/2014-12/10/nw.D110000zgqnb_20141210_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