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05.02.2018  16:03

      在一个初秋的日子里,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来到了金海岸居委会,采访遗体捐献志愿者、麦杆画创作班指导老师任瑞芳、陈正衢夫妇,倾听他(她)们生命在奉献中闪光那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

      坐下来简单作了自我介绍以后,我和任阿姨就切入主题聊了起来。任阿姨与老伴陈正衢是在2013年5月办理登记遗体捐献的相关手续的。

      “请问阿姨,你们夫妻俩双双加入捐献遗体的志愿者队伍,决心和勇气如此之大,它的原动力是什么?”,“要说原动力,其实很简单,就是人的观念。我们夫妻俩是这样看待人生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来索取的,而是来奉献的,我们一直是这样想的,而且也一直这样努力去做的。

      早在学生时代,我就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在高桥石化炼油厂工作,是厂里的技术肯干。1974年4月,位于金山的上海石化需要我们来支援(高桥石化当时是上海石化的主组单位之一包括设计院、研究院)。服从组织安排,我们从高桥石化调来上海石化,并由我担任技术攻关组长。在我和其他有关同志的奋力拼搏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上海石化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我们也十分注意带、帮、教,可以这么说上海石化73届的第一批工人几乎都是我们带教出来的。后来他们都成了上海石化的技术骨干。当年,我们拼着命干,为的是什么?很简单,两个字,“奉献”。

      退休后,我们一天也没闲过,一直在做社会公益的事情。比如说,小区里的喊小喇叭,居民活动室及活动室的保洁工作。在文体方面,我们积极参与一年一台戏的演出,参加每天锻炼的拳操队,帮助居委会协助搞好第6次人口普查工作,凡是我们力所能及的,我们夫妻俩都积极参加。

      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居委会成立了麦杆画手工创作学习班。自打2013年起我就自个钻研手工自作麦秆画,利用一根根细细的麦秆制作成为一幅幅形态逼真的手工艺艺术品---麦秆画。”居委会要请我担任指导老师,我就乐意的接受了。每周学习时间,我早早来到教室,准备好各种学习材料,认真耐心的指导前来学习的每位学员,不论他们是小学生或是老年人。前一时期,我还受邀去上海师范大学为部分学生上课做指导。目前,麦杆画已成了我们金海岸居委会的一个社区文化的品牌项目。

      随着任阿姨手指的方向,我看到挂在墙上的一幅幅画,她说这都是她的麦秆画作品,真的令我十分惊讶。要不是任阿姨的道明,我都以为是名家的画作,像国画、水墨画、油画,怎么也不可能与麦秆联系起来。我问,“任阿姨,象孔雀开屏的那幅画,您是花了多少时间才完成的?”答:“整整有两个多月吧”,“那么靠东边那副大的呢?”“那得用上四个月才能做成。”我又问“阿姨,您为什么不遗余力地制作麦秆画呢?”阿姨笑着答道:“八个字吧,兴趣爱好、奉献社会。”啊,阿姨再次说到了“奉献”二字。

      任阿姨接着说:“我们夫妻俩之所以要捐献遗体。因为我们把捐献遗体看作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奉献,再不奉献的话,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我们觉得捐献遗体很有意义,非常值得。人,活着的时候要活得有意义,离世的时候要走起潇洒,不要给国家找麻烦,不要给子女添负担。我们把遗体捐献,省的死人去跟活人争抢土地,省的子女每年清明要劳神去墓地,多浪费呀!”时间很快,眼看已到了中午时刻。为了不影响阿姨做饭,我便与阿姨道了别。

      在山阳镇遗体捐献志愿者队伍里,还有很多使像任瑞芳夫妇这样感动的故事。掩卷深思,我时时处处被被一些人,一些看似平凡人的故事而深深感动着。这些感动不因微小而无痕,反而直扣心底。在更多的意义上,它让我们读懂感动的真正含义,因为给予比得到更幸福。             

 

(金山区山阳镇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