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人生理想 助力学生成长——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走进思政课堂
“现在高校学生大多是‘95后’,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如是评价。他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高校要成为锻造优秀青年的大熔炉。2017年2月27日下午,樊丽明校长来到第二教学楼201教室,为2016级同学主讲《大学生成长:时代背景、学校环境与学生选择》。
《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面向大一学生开设,旨在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个人道德修养。课堂上,樊丽明教授结合课程教学目标,从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到当下如火如荼的“双一流”建设这一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谈起,向同学们介绍了我校近二十年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的人才培养改革方式,通过列举一系列权威数据和我校近年来的人才培养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并联系自己的成长和教育经历,向同学们阐述何为人生理想、如何作出人生选择、怎样实现人生理想与个性规划的有机统一。
樊丽明教授认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具体而言包括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四个维度。这其中,道德理想是成长成才的根本,良好的道德理想需要做到:修为人之德、修为学之德、修君子之德。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当守好三条底线:第一,要守好政治底线,不断熔铸家国情怀,永远忠于祖国和人民;第二,要守好法律底线,不断增强自身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努力成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典范;第三,要守好道德底线,不仅要做公民道德建设的引领者,还要做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对学术剽窃、学历造假、考场舞弊等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坚决“说不”。
樊丽明教授的授课旁征博引、内容详实、生动有趣,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课堂上,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反馈;下课后,还有同学们上前互动交流,讲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请教解决问题的方法。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级公共管理专业的童荣同学和刘俊杰同学,在聆听了樊校长对自身专业的发展方向与前景的分析后,进一步明晰了未来的学习规划。他们认为,樊校长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如至亲长辈一般循循善诱,提醒他们尽早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对大学阶段和长远的人生作出合理规划,这使他们受益匪浅。会计学院2016级财务管理专业的徐佳琪同学说:“樊校长从国家、学校和个人的角度带领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教育,同时结合自身经验与丰富的数据资料,整堂课既生动又很有说服力,不仅使我对中国高等教育有了更多的信心,也让我对财大的教育模式、特点和整体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对自己的未来道路有了不少新的想法。”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入推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在校党委书记丛树海教授走上思政课讲台之后,校长樊丽明教授也走进《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课堂。继“千村调查”团队走进思政课堂、全国劳模与大学生分享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新探索后,近两年来,“校领导走上思政课讲台”已成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新举措,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在大学的初始阶段听到学校领导在有关大学精神、人生理想、成长规划与个人修养等方面娓娓道来、语重心长的叮嘱,必定能够成为他们大学期间深刻的记忆之一。
视频速递
(供稿:范静、汪玉婷 供图:黄海春 编审:王雅静 收稿日期:2017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