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大学版):发起公益计划 资助家乡学童 走进华东理工大学第二届民族文化博览会
为客人们献上尊贵的哈达
身着各自民族的特色服装同台歌唱
陌生的朋友们手拉着手,载歌载舞跳起了锅庄
各民族特色美食也是民族文化博览会的一大特色
哈萨克族姑娘热情待客 本版图片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提供
带有异域风情的歌曲响起,梳着两条长麻花辫的哈萨克族姑娘们轻快地跳至舞台中央。雪白的民族长裙、花帽上的猫头鹰羽帽缨,伴着音乐节奏尽情摇摆。站在两侧欢呼的各民族同学们,在舞者的邀请与吸引下,欣然融入舞池,跳起了本民族的特色舞蹈。
这是发生在华东理工大学第二届民族文化博览会上的动人一幕。哈尼族、侗族、苗族17个民族的华理学子带来了属于民族的特色食品和文化习俗介绍。缘分,让天南海北的各民族学生相聚在华理。2016年5月18日的民族文化博览会,为大家搭建了交流平台。
胃里藏着浓浓乡愁
在回族铺子里,戴着回回帽的马建洋每接待一批同学,便会向大家热情地介绍一次古尔邦节,并强烈推荐桌上的油香、馓子等。
“高考时我报了全国各地多所大学,最后来到上海,融入了华理的校园生活。准备这次博览会的过程中,还让我结识了小学初中同校十年,却不曾相遇的人。”同样来自回族的束智杰笑道。一名回族同学谈到各民族的饮食差异时,认真地许愿说:“希望去一次家乡风味的饭店,胃里藏着浓浓乡愁。”
在维吾尔族的铺子里,也传出了介绍古尔邦节的声音。来自新疆的木纳同学回忆,自己离开家乡后,每年都和上海的老乡们一起庆祝这个节日。在异乡求学的木纳,心中一直记挂着家乡。受内地教育模式的启发,她和朋友们发起“喀热宛公益教育计划”,并用自己创业和卖新疆特产的部分利润,资助参与计划的学童。
木纳说,很开心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经历新事物,拓宽眼界。“我的专业是德语,毕业后我希望去德国留学,深入了解另一个国家。然后,再回到新疆建设家乡。”
载歌载舞欢跳锅庄
来自商学院的哈萨克族姑娘古丽曼,在活动中至少跳了七支舞。“第一支舞是我和四个同伴提前排练的,融合了马、冬不拉和天鹅等哈萨克民族的特色元素。接下来的互动舞蹈都是我即兴跳的。我们很喜欢邀请场下的同学们一起舞蹈,大家跳出不同的风格,非常尽兴。”
与古丽曼一同跳舞的,还有社会学院的热依拉。每当有朋友经过哈萨克小铺,她便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去看看。“我第一次和室友去外滩,浓浓的都市气息扑面而来。在上海两年,我有空经常去游览这座城市的街道和商业区,广交朋友。我也期待大家更多了解我的家乡,了解哈萨克族。”
藏族民间舞锅庄,吸引了不少在场同学加入。陌生的朋友们手拉手,形成里外三层的大圈子,自右而左,载歌载舞。一个腼腆的男生兴奋地说,很难得参加类似规模的集体舞,虽然自己和其他人穿着不同的服饰,但在热烈的舞蹈中,亲切感油然而生。
保护传承民族文化
一个半月前,参与这次活动的藏族学生们就开始联系家乡的亲戚朋友,从西藏邮寄当地的工艺品和食品。向同学们热情介绍家乡文化的藏族小伙边巴次仁,平日里会约几个同民族的朋友去教室自习,并温习藏族文学知识。
“听家乡歌曲时,我会好奇西藏如今的发展,想念从小吃的糌粑、酥油茶和牦牛肉。”边巴次仁说,“我今后想以社团或其他形式聚集各民族同学,排练特色歌舞节目,交流彼此的才艺和民族文化。”
在汉族铺子里,摆着古琴和可供试穿的汉服。来自汉服社的徐特除了为大家制作抹茶,还会教感兴趣的同学简单的古琴指法,说说汉服的历史。他认为,这场民族文化博览会让大家一次性近距离感受到17个民族的特色,也领略到了华理各民族学生的风采。“民族文化是需要保护与传承的。作为汉族学生,我从小就喜欢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徐特说。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的学生会副主席蒋浩介绍,社会学院是全校少数民族同学最多的学院,举办民族文化博览会的灵感正来源于此。去年的第一届民族文化博览会,在华理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活动精彩纷呈。所以社会学院学生会希望在学校学工部的支持下,把“民族文化博览会”打造成每年社院乃至华理的品牌活动,鼓励各民族华理学子踊跃参与,体现大学生群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响应“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新民晚报》(大学版)05版
原文来源: 《新民晚报》(大学版) | 发表时间:2016-06-01 | 作者:万乔鹤
原文链接: http://xmwb.xinmin.cn/campus/html/2016-06/01/content_5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