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得住、沉得下、担得起” 【聊聊咱的身边人】精准扶贫路上的华理“小满” ——访华理化工学院辅导员、寻甸县金所村第一书记满永博

01.06.2017  21:08

    从上海到云南,2300多公里的路程,仅需三个多小时的航程,去一趟其实很简单;从华理化工学院辅导员到农村第一书记,满永博却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扎根农村、奔走在扶贫一线,为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所村脱贫攻坚“加油助攻”。

    2015年7月,得知中组部等单位牵头的“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项目后,满永博经过慎重思考、申请报名和组织批准,成为当年全国300余名奔赴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最艰苦、最贫困农村一线担任第一书记“大军”中的一员。

 

耐得住,才能有起色

    “到农村特别是西部边疆地区工作,既是积极参与国家扶贫开发战略,也是经历社会打磨和历练的好机会。”在满永博看来,农村作为祖国的“神经末梢”,在这里工作可以补足自身“从校门到校门”所缺少的社会“大熔炉”的淬炼。

    新的环境需要适应,但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出发前,从未踏入过这传说中的“七彩之地”的他,只能通过网络搜索寻甸金所村的相关信息,“内心充满期待,但更多的是忐忑”。为了给自己增加底气,他还特意前往上海奉贤区奉城镇高桥村委会了解农村的整体工作情况。

    虽然做足了面临艰苦条件的心理准备,但“老少边穷”之地的客观环境还是把美好的期待“击碎”——饮食习惯得变成一天只吃两顿、住宿条件可谓是“一穷二白”、语言交流不少得靠猜……这些都成为了他需要直面的“拦路虎”。

    同批的挂职人员里甚至有人因无法适应而不得不返回、调换。“开始认为他可能像一些挂职干部那样‘打打蘸水’‘镀镀金’,不可能在农村呆多久,没想到这一呆就呆了两年,真正驻扎在金所。”金所街道办主任李吉春笑着说到。

 

沉得下,才会有落脚

    来自大城市、具有高学历,但似乎并没有太大优势。农村工作情况很复杂,矛盾纠纷、护林防火、烤烟收购、征地拆迁、低保医保等都是全新的领域,要想实现“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的目标,迅速融入当地工作环境迫在眉睫。

    满永博并没有以“第一书记”的身份“强势”切入,而是先扮演一个旁观者、学习者的角色慢慢转换、融入,“世事洞明皆学问,虽然一开始不插手负责什么事,但也是可以学到东西的”。

    驻村办公特别是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工作信息化,但当地村两委成员对此并不擅长。他发挥自己的优势,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整理扶贫报表、汇报材料和办理民政劳保等,并耐心帮助村两委成员学习电脑使用技能。“这些工作我们比较难弄,小满就很熟悉了,有时候还被园区、街道喊去帮忙。”年过五旬的金所村党总支书记蔡兴华对此深有体会。

    不仅如此,满永博还主动担任金所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利用“建档立卡”需要逐户走访的机会,与当地扶贫工作人员一道,积极参与到“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中,扎实完成贫困户遍访工作,也对金所村的村情、民情等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

    心里有了底,干事就不慌。他结合工作实际,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模式,抽调党员中的养殖骨干组成产业发展党支部,成立金所村鼎力养殖合作社,按照“七个一批”原则把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贫困户小额信贷资金整体注入合作社,大力发展养殖,实现“造血”式扶贫。

    这一来二去,低调务实、踏实肯干的“小满”不知不觉就真正融入到了金所村的工作中,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用我们寻甸话讲就是耐得住、沉得下、担得起。”蔡兴华表示。

 

担得起,才能有作为

    学历低、年龄大,党员发展指标也非常少的局面,是不少农村党组织面临的共性问题。那如何破解农村党建薄弱难题?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满永博与金所党总支把切入点落脚到为民服务,从细微点滴中发挥党组织的基层堡垒作用,不断赢得村民的认可。

    针对有群众办事吃闭门羹、有纠纷无调解等现象,他和党总支同志严格执行轮流排班制度,率先实现村级为民服务站全年均有人员在岗,确保群众办事及时得到响应;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氛围,党总支牵头将原来的垃圾堆放地改造成村民活动小广场,并建成党员群众活动室等基础设施,成为众多村民饭后闲暇的好去处,获得村民一致称赞。

    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心里有杆秤,组织眼里有标尺。金所村党总支于2016年荣获“寻甸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并首次被评为“昆明市基层党建示范点”,成为寻甸县唯一获此殊荣的党总支。“金所村班子团结、有战斗力!”寻甸县委组织部点评说。

    立足本职岗位的同时,满永博还积极对接学校各类资源,配合华理师生多次前往寻甸开展支教、走访、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如励志团校第三期英才班实地走访金所村,对接金所村准大学生,为他们的大学生涯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调研团结合专业特长,到村科普常见病及相关用药常识,为村民们测量血压、心率,解答日常用药方面的疑惑,并上门为留守老人和儿童服务。

    百年一遇的脱贫攻坚、十年一次的农业普查、五年一次的党代表及人大代表选举……两年的时间里,满永博4次更换住处,几乎跑遍每户困难家庭,去过寻甸县的不少贫困村。但付出总有收获,金所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由最初的76户减至如今的31户;金所村的4个自然村村级活动所也成功投入使用,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

    “作为扶贫挂职人员,与其说我给金所村带来了什么,倒不如说是金所给了我成长的经历”,满永博对即将结束的挂职工作感慨颇多,“不了解农村就不了解中国,农村很复杂,也很关键,农村工作是大学问”。

    “年轻人的思维、活力和能力加快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脱贫成绩单也有小满同志的辛苦付出,他已经是我们金所的亲人”,李吉春流露出不舍的神情,“希望华理能派更多年轻有为的教师为寻甸脱贫攻坚助力”。

    除了选派扶贫挂职干部外,华理自2012年对口扶贫寻甸县以来,一直为寻甸的全面脱贫梦而努力——从教育培训、科学技术、校友资源、产销等维度全面深入开展了“智力+”精准扶贫工作。

    精准扶贫之路在继续,华理与寻甸的情谊在加深,一切都将在深度交融中稳步向前。

 

    相关链接: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等八部委《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国开办〔2012〕78号)文件要求,教育部44所直属高等院校参与到定点扶贫工作。从2012年起,华东理工大学定点帮扶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抓基层、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要指示精神。2015年5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从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高等院校选派优秀干部300余名奔赴云南、贵州、广西、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区最艰苦、最贫困的农村一线担任第一书记,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做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