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偶遇——平凡人的“中国梦”

21.07.2014  21:39

  其实我不是球迷,但也非常喜欢看足球比赛,而且喜欢看上海球队的比赛,可能我是上海人,对上海地域情缘独深吧。一次,居委会小沈给了我一张在上海体育场举行的“中超联赛”球票,徐根宝的上港队对阵大连阿尔滨队,很是高兴。因为徐根宝为了振兴中国足球之梦,整整花了十年时间磨一剑,将一批青少年培养成立足中国足球顶级赛事明星球员,为实现振兴中华民族足球之梦,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是我喜欢徐根宝足球的原因之一。

  那天,尽管酷暑袭人,我还是兴致勃勃地摇着折扇,乘坐轨交交通从大杨浦赶赴徐家汇八万人体育场。坐在看台上,我说过,我并不是真正的球迷,对足球艺术欣赏甚少,但我喜欢球场的狂热氛围,众人呐喊之声震耳欲聋,为双方球员的精彩比赛呐喊助威的狂热劲,深深感动了我,使我迷恋。如果人人都为实现自己的梦想,锲而不舍、有一股子不服输的精神,梦想一定会实现,就像徐根宝同志花甲之年,在崇明基地数十年不改初衷,甚至倒贴自己的家产,欠债数千万,仍然坚持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为己任,终于收获满满。他的梦想基本已经实现,他所培养的足球人才,已经遍布中超各个球队,而且都是各中超队伍的主力队员,这就是梦想成真的典型事例。

  突然,耳熟亲切的声音,在我前面的座位响起,“上港队加油!武磊进一个”我定睛一视,原来在电视上经常出现的身影——上海市民非常熟识的“老娘舅”柏万青阿姨就在我眼前。她身穿球迷服,手持话筒,高声为上海队呐喊加油,顿时引起全场球的迷阵阵响应和共鸣。在我印象中,中老年女性,大多数并不喜欢足球运动,为什么柏万青阿姨却有如此雅兴,带领一班青年球迷来到现场为上海足球助威呐喊。我想,不外乎一个理由,那就是被徐根宝教练锲而不舍的追梦精神所感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为了中国足球的复兴,甘愿做徐根宝的拥护者,甘为中国足球走出国门发出自己的呐喊!同时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不遗余力的奉献。

  中场休息,恰逢一场大雨,为满身是汗的球迷们送上了一丝丝凉意,我走出比赛座位,来到球场平台,我看到柏万青阿姨,静静地满面慈祥靠在平台的栏杆上,接受众多“柏迷”合影,有一位五、六岁小朋友,也挣脱家长的手,跑的柏阿姨身边要求拍照留念,柏阿姨笑容可掬地蹲下身子扶着小朋友让家长拍下留念的照片。柏阿姨还对小朋友说了一句玩笑:“小朋友,如果你爸妈吵架,别忘了来找我,我负责解决。”小朋友高高兴兴离开柏阿姨身边回到座位上去了。我从“柏迷”身上看到,人心向善,人心向和是人的本性,只要多做善事,多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事,一定会受人尊敬,受人爱戴,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事有偶巧,正当球场下半场开打之际,我又碰到一位老先生,七十多岁,因为他是我社区老年协会人员,一位老志愿者(我是社区老年协会秘书长)所以相识。他退休后,自愿在小区内免费为小区居民修伞修鞋,逢学雷锋日或者其他大型公益活动,他总会出现在现场,为社区群众修伞,能当场修好的就立等可取,一时缺材料无法修理的,他让人留下地址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待修好后通知群众来取,热情周到,不厌其烦。有一次正逢街道组织一次大型公益活动,我拿了二把已损坏的遮阳伞,请他修理,不料暂缺材料,他让我留下通讯方式,等他通知。谁知过了近一个月,不见音讯。我想反正是二把坏伞,值不了几个钱,也未放在心上。后来在一次老年协会全体会员会上,碰到了他,他问:“你修的伞已经给你送去了,收到了吗?”我则是一愣,“没有啊”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他把我的通讯地址弄错了,送到其他人家去了,事后我也没在意,把这事给忘了。过了没多久,他把我要修的二把伞又给追回来了,送到我家。使我感动万分,二把坏伞是值不了几个钱,但是他这种负责而又热情的精神令人敬佩。

  这次在球场上偶遇,发现老先生也特别喜欢看足球啊!与之交谈,原来年轻时他就是单位里足球队队员。如今老了踢不动了,但兴趣爱好依然未减,一有机会就到球场看现场比赛,也很是过瘾。我想他把自己年青的梦想寄托在今天、明天。坚信中国足球一定会振新,一定能走出国门,在绿茵上纵横驰骋。所以老人一直不改初衷热爱足球,为中国足球加油助威!

  球赛终于结束了,双方握手言和。说真的,足球的输赢不重要,在于享受过程。从球场回家路上,我一直在想:无论是追梦足球,还是其他梦想,人人都有一个梦。梦想成真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梦想才能到达彼岸。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是整个国家民族之梦,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梦想的基石如徐根宝、柏万青、老先生以及所有为之奋斗的每个人,只要克服利己之私,贪腐之利,以民生为己任,以强国富民为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克坚排难,坚定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作出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一定会自立于世界民族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