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玉米6月走势难现根本转机

05.06.2015  11:42

  5月全国现货价格窄幅震荡,主销区进口谷物替代规模持续扩增、挤占国产玉米消耗是最大特点。据了解,当前大型饲企高粱替代情况普遍达30%,华南部分地区大猪料高粱替代比例甚至达100%,且1月6-8日与进口配额挂钩的近200万吨乌克兰玉米将会在5月底6月初开始陆续到港,将持续不利玉米现货市场转机。

  对比去年同期“轰轰烈烈”的玉米现货上涨态势,当前整体行情寡淡清冷,除下游产业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消费疲弱拖累之外,供给整体充裕仍是抑制现货走势的关键因素。

   畜禽市场面临消费淡季洗礼

  近期生猪价格涨幅收窄,除气温升高、抑制终端蛋白需求之外,养殖效益未有明显回升抑制养殖户心理预期,目前再补栏成本及风险较高,中小养殖户退市仍在持续,预计伴随生猪存栏继续下探,短期内猪价或将维持高位震荡行情。同时,当前蛋鸡产蛋进入高峰、市场供给整体充裕,加之终端禽肉走货不畅、屠宰企业压价收购情况显着,禽蛋价格依然保持弱势探底过程,拖累苗价回升艰难。禽蛋市场疲弱也不利于猪价持续坚挺,预计端午节日备货提振有限,整体畜禽市场依然面临消费淡季洗礼。

   华北贸易环节存量或超预期

  尽管14/15年度以来主销区中小贸易环节多以华北地区粮源为主、相对高价东北玉米消耗一直有限,但销区大型饲企进口高粱、大麦替代规模提升,中和东北玉米之后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也一定程度排挤华北粮源成交。没有了原料总需求占比70%或以上的大型集团企业的青睐,华北大猪料及禽料玉米原料销售同比萎缩显着,所以目前玉米余量或超市场预期,因华北粮价提升带动全国现货上行的时机仍不成熟。

   新疆玉米市场恐难以价换量

  对比13/14年度新疆玉米外运增量明显、低开高走的玉米行情,14/15年度接近翻倍的新粮收购价格已然暗藏运营风险,本年度持续低迷的下游需求、整体国内供给充裕以及进口谷物的替代冲击,令高成本粮源出疆难度逐步提升。以800多万吨玉米总产预计,当前或仍余6成左右待售,加之今年棉花改种玉米情况显著、15/16年度播种面积新增已成定局,9月份春玉米将陆续上市,8月之前新疆贸易商出货压力较大,当前成都2650元/吨的到站价只能依靠后期行情上涨顺价而为市场普遍接纳,不排除贸易商以价换量操作。

   进口替代增否须看政府脸色

  质检总局4月下旬《有关加强进口饲用粮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的通知》的文件,因5月港口高粱、大麦问题频出而被推至舆论尖口。鉴于风险考虑,部分贸易商已暂停新作进口高粱报价,但进口高粱、大麦较国产玉米500-800元/吨不等的价差优势,仍然是刺激国际低价谷物流入的关键因素。尽管没有“退运”必要条件的高粱和大麦通关可以通过杂草筛选及严格储运来解决,且6、7月份仍是进口谷物的集中到港期,但不排除政府以进口谷物为突破口、在16年美国总统大选之前通过贸易摩擦方式争得新合作的政治目的存在,后期进口谷物通关进程及整体替代规模能否持续扩大仍须看政府态度。

   新产拉低行情小麦静待补位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等已于5月18日公布了《2015年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2015年产国标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为2360元/吨。江苏省最先于上月26日启动小麦托市收购、较去年首次启动托市收购的湖北省还提早一天,今年湖北也是27日启动,紧接着安徽于28日启动执行预案。目前湖北等地饲企已着手小麦收购,而且新产小麦增加市场供给,考虑到当下普遍疲弱的制粉等下游产业情况,以托市价格为顶点或是未来几个月小麦市场的主要行情,近一个多月相对稳定的麦玉价差,也会伴随新麦的批量上市而打破,目前广东港麦玉价差处90元/吨左右水平,一旦进口谷物的玉米替代规模受限,国产小麦替代将会做无缝对接。

  整体来看,当前主销区前期合同陆续消耗,尽管有采购需求,但玉米原料订单未见明显增多,除局部猪料销量环比增5%左右之外,5月饲料销量未有明显回升,加之进口谷物替代、国产供给宽松及下游养殖回暖不佳,企业采购心态保持谨慎,多数饲企库存保持1个多月安全生产库存。7月份开始春玉米陆续上市,如果维持当前供需关系不变,将不利于行情的整体大幅回升。

  除后期通过进口饲用粮进口检验检疫趋严来引导一部分国内饲用消费之外,不排除以去库存为目的配合移库玉米拍卖的相关政策出新,但整体市场供给依然宽裕,政策发力也无法即刻刺激下游企业的采购热情,在终端市场回暖艰难背景下,6月玉米现货市场难现根本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