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十九大报告对现代化的这个定义,意味着环境治理思路可能出现重要转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发展踏上新征程,也将应对社会的新形势、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十九大提出,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是一个严整多层的体系,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而现在更是增加了生态层面的意义和内涵。在生态环境方面,同样也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随着国力的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基本的环境安全保障,还需要天蓝、地绿、水清、城靓、路畅的人居环境,需要健康、绿色、优质、便捷的环境产品和环境服务。这意味着新时代的环境治理思路需要进行转变,从基础的坚守底线转变为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的环境需求。
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所揭示的,人类的需求是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递进的,当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人们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我国的环境治理道路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作为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的发展中大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摆脱贫困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目标和百姓的迫切心愿。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代价开始逐步显露出来,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上世纪70到80年代环境治理刚刚起步,任务多经验少,我国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上,修复环境质量,补齐历史欠账。进入21世纪以来,快速城镇化和经济持续增长,对资源的利用、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都在同步增长,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峻,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的最基本环境安全需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生态良好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2007年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全社会逐步树立起生态文明的新观念,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也是环境治理思路根据人民群众需求提升而作出的新应对和转变。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需求从原来的“物质文化”扩展为“美好生活需求”,这也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自然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的新关系。新时代下的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生存和生态,温饱和环保,不再是一个不可兼得的单选题,人民群众在环境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也逐渐凸显。既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意味着环境治理思路的一次重要转型,即从基本的环境安全保障转化为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的环境需求。人民群众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环境产品和服务,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最为公平的公共产品,人民群众是良好生态环境的直接受益者和享用者。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安全的食物、丰富的物产、优美的景观,这些都是环境治理的重要目标,今后的环境治理思路也将考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更高需求。
当然,底线思维不可丢,但是环境治理在守住底线的同时,必须正视人民群众对环境提出的新需求。而更高的优美环境需求目标则需要持续努力——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的缩影和具体体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也是发展质量改善的标识。因此,以平衡发展、充分发展促进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是更广泛、更具深远意义的环保。
新时代环境治理思路的转型,既要坚守底线、基于问题导向的思维,又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更高需求——包括对优美环境的需求,对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需求,对更好的生态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将为建设一个生态环境更加良好、环境产品更加丰富、民生福祉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现代化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