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佛寺大雄宝殿今年将“平移”

09.01.2016  10:06

图说:上海玉佛寺大雄宝殿。资料图

  今年上海将启动对玉佛寺大雄宝殿进行保护性移位,以消除消防和通行方面的隐患。今天(1月8日)上午在同济大学召开的第三届建筑物移位技术高峰论坛上,专家认为,对有价值、要保护的建筑物进行平移,是城市绿色、低碳、集约发展的需要。在高度和跨度上不断取得新进步的同时,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趋势。

  去年12月曝出尚未完工的天津水岸银座超高商业楼盘的拆除计划,刷新了“中国第一拆”。而往前再推1个月,从未投入使用的118米高的环球西安中心金花办公大楼被爆破拆除,则被称为“中国第一爆”。有专业人士推算,“十二五”期间,每年过早拆除建筑面积将达到4.6亿平方米。有媒体粗略估计,如果按照每平方米拆除费用1000元人民币计算,则每年建筑过早拆除要花费4600亿元人民币。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直言:“‘短命建筑’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同济大学建筑物移位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吕西林介绍说,工程实践表明,建筑物移位技术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花费为新建同类建筑物的30%-50%,工期约为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移位过程中二层以上的使用功能基本不受影响,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甚至比单纯土建造价节省更显著。特别是对具有人文价值的历史建筑,移位保护留住了时空载体,促进了文化传承。

  近十多年来,我国成功实现平移的知名建筑物有七八十个,其中在上海有十多个,这里面有市民耳熟能详的上海音乐厅、刘长胜故居、外滩信号台。“‘十三五’期间,随着旧区改造持续推进,涉及建筑物的平移保护将广受瞩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秘书长曾浙一告诉记者,建筑物移位技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世界各国在建筑物移位方面各有千秋,比如俄罗斯利用气候条件在冰面上移动建筑物,美国用飞机对建筑物进行移位,日本用船运对建筑物进行移位。目前,上海的建筑物移位,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和论证。建设方提出申请,报规划、房管、文物部门审核,经专家委员会论证并报市政府批准实施。涉及移位技术可靠性、安全性方案要经施工专家评审。移位完成后还有专业保护专家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