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0岁全科医生坚持献血20年
今年6月14日是第14个世界献血者日,全球活动口号是:“你能做什么?”,辅助宣传内容为“献血。现在献血。经常献血。”世界卫生组织希望各国和地区向拯救了无数生命的献血者表达衷心的感谢,并希望通过献血者日的活动,强调每一个人在紧急情况下所发挥的作用,把宝贵的血液作为一份带着希望的礼物来帮助别人。同时,还希望告诉大家,定期献血十分重要,这样在紧急情况出现之前就已有足够的血液储备。
在上海市闵行区,有位40 岁的全科医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热心公益,坚持献血20年,无偿捐献全血6次累计2200毫升(间隔期6个月)、血小板60次81人份(间隔期14天)。先后两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3次荣获上海市无偿献血白玉兰奖等荣誉。被大家尊称为“献血达人”。他是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管医疗的副主任陆海峰。
陆海峰,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中等身材,不胖不瘦。话语不多,句句真诚。
6月2日午间,陆海峰赶到梅陇爱心献血屋成分血采集室,再次捐献出双份血小板。捐献血小板过程中,陆海峰告诉记者,他从1997年第一次开始献血,那时,他刚踏上工作岗位,从事临床外科工作,时常面对一些急需用血病患和家属的焦急眼神,体会到临床用血的紧张,更深切地感受到一份鲜血对一个人的生命甚至一个美满家庭的重要。他决定身体力行,参加献血,去帮助那些输血救治的生命。陆海峰说:“那时还是义务献血。”说着,他拿出携带的一本蓝色、印有金色“公民义务献血证”字样的小本本。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实施,陆海峰欣然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
2008年4月12日,陆海峰在梅陇爱心献血屋捐献全血时,了解到血小板采集过程及知识,得知成分献血可以帮助更多人的时候,陆海峰决定要参加血小板捐献。此后,他成了一名血小板的固定捐献者。从国家规定的间隔期28天再到14天,陆海峰总会在节假休息日,抽空去捐献爱心。
当被问及家人是否支持时,陆海峰说:“一开始的确有些顾虑,在不知道妻子的态度前,怕她担心,我专门选择夜班后的休息日赶去捐献血小板,然后象正常下班一样回家。”慢慢地,陆海峰的妻子知道了这件事,当他把整个捐献血小板的流程及相关知识和她详细地讲解后,身为医务工作者的她体会到丈夫的这份爱的力量,不但没有责怪陆海峰,还相当支持他。后来,她也加入了献血救人的队伍中来。
20年来,陆海峰已捐献全血6次累计2200毫升、血小板60次81人份。陆海峰用无偿献血来诠释自己的社会责任的同时,献血也成为他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毫不夸张地说,在闵行区医护人员中,不论是献血次数、还是献血量,陆海峰是最多的一位。
“俗话说,做一件好事很简单,一直做好事却很难。陆海峰坚持20年无偿捐献全血、血小板达66次,着实让人敬佩!”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沈文英如是说。
拉开陆海峰的抽屉,工作记功、优秀党员、优秀志愿者、献血荣誉证书等30余本;更显眼的还有一叠鲜红的无偿献血证,整整26本(张),满满地记录着他一一奉献爱心的举止;不难看出陆海峰对工作、对公益的热情,即便是走上领导岗位的这几年,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陆海峰仍然没有忘记撸袖献血帮助他人。多少次,他利用休息时间,花费半天去捐献一次血小板,就是希望为急需输血救治的患者送去一份希望。“作为医生,深知血液对临床救治的重要性,何况目前没有血液替代品完全取代人类血液。”陆海峰动情地说。
早在2005年,陆海峰在一次献血时,还申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希望有朝一日,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方式重新点燃患者生命的希望。
献血。现在献血。经常献血。陆海峰做到了。
(上海市闵行区血液管理事务中心 王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