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难民纪念馆下周开馆 提篮桥见证"小维也纳"历史
原标题: 提篮桥往事:“小维也纳”的历史见证
据《劳动报》报道,上海,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给予了约2万多名欧洲犹太人温暖的庇护。记者昨日获悉,经过重新布展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将于下周开馆,重建的白马咖啡馆也将作为纪念馆的组成部分一起向公众开放。记者提前探营发现,一张当时的“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地图首次现身,这也成为了提篮桥作为“小维也纳”的历史见证。
百余实物首次展出
据了解,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已经开放8年的纪念馆重新布展,将于8月26日开放。展览将分为“避难上海”、“重获自由”、“隔都岁月”、“邻里情深”、“重启风帆”5个部分,通过90多个人物故事,90余分钟视频等史料,再现那段特殊记忆。百余件实物为首次展出。
其中,不少实物都见证着当年犹太难民的生活。例如有一条精美的白色婚纱就非比寻常。84岁的前犹太难民贝蒂,当年在苏州河边的新天安堂里举行了婚礼,当时穿的这袭婚纱是婆婆亲手缝制的。后来,她的两个女儿也都穿着这件婚纱嫁人。第四次来上海时,83岁的贝蒂郑重决定,将这件视若珍宝的婚纱捐赠给纪念馆。
而一幅上海姆妈的肖像画也颇具意味。身为美国知名画家的前犹太难民皮特·马克斯2012年曾专程来沪,寻找他记忆中的那位“姆妈”,并专门画了她的肖像请大家帮助寻找。
复制当年“亭子间”
在纪念馆内,有一个复制的“亭子间”,大小不过四平方米,却是当时生活在提篮桥的犹太人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尽管面积狭小,但却放入了餐椅、书橱、烛台等一系列生活用品,可谓是“螺蛳壳里做道场”,虽然彰显了难民们生活的艰辛,但也可以从中看出他们对生活的期望。
有意思的是,所有这些家具全部都是真品,就连书橱里的每一本书都是当年犹太难民的读物。据了解,它们是上海市民林道志为了一个承诺,一家三代人历经艰险为犹太教师卡尔守护的。这次展出的正是1700多本书中的一部分。
模拟街道还原“隔离区”
进入展厅后,参观者可以看到一个模拟街区,而这正是当年犹太难民在沪的居住范围。 据了解,这是按照一张“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地图”复制而成,这张图可谓尤为珍贵。纪念馆馆长陈俭告诉记者,纪念馆始终在寻觅这样一张地图,因为过去对“小维也纳”的建筑分布没有直观的感受,只能靠想象和部分历史资料整合。但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工作人员搜集到了一份1939年至1941年期间的国民政府地图,其中恰好有提篮桥“隔离区”的分布情况。如今,馆内根据这份地图,特别制作了立体模型,让观众犹如身临当年的隔离区内,其中清晰地标注了当年日本司令部、汇山收容所的位置,白马咖啡馆、维也纳咖啡馆、摩西会堂等的位置都一目了然。在三楼视听室,还可以看到当年在沪犹太难民的珍贵视频,他们正通过荧屏,向观众讲述当年故事。
白马咖啡馆重返申城
走出纪念馆,隔街相望,就是复建之后的白马咖啡馆。这里曾是犹太难民聚会娱乐的场所,为1939年来沪避难的犹太难民鲁道夫夫妇开办,当时深受难民的欢迎。这座三层小楼保持了咖啡馆原貌,二楼和三楼还有向观众免费开放的丰富展览。在白马咖啡馆前,还有这样一座雕塑:一位中国女性,正俯下身,为一位犹太女孩打伞。雕塑的名字,就叫作《风雨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