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人回忆和犹太难民相处往事:日本投降时我们一起欢呼

09.05.2015  09:44

  “家里的这幅画就是当年犹太难民离开上海时赠送的,父亲去世前特地嘱咐,一定要好好保存。”今天上午,家住唐山路三益邨的葛政荣、葛政家兄弟俩向记者展示了一幅60多年前犹太难民离开虹口时赠给中国邻居的山水油画,画作背后是犹太难民与中国邻居融洽相处的温馨记忆。

  上午,和葛政荣、葛政家和葛政美三兄妹聚在一起的还有曲滋玫、李惠荣等几位老人,他们都是当年居住在虹口区提篮桥地区犹太难民的老邻居。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的特别日子里,聊起童年和犹太难民相处的点滴往事,如今都已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依旧难抑激动心情。“那时候,这附近的每条弄堂都留有犹太难民的痕迹。

   犹太人临走时赠画给我家

  葛家1948年搬到唐山路三益邨,建于1929年的三益邨是新式石库门建筑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批犹太难民来此避难居住,是上海隔离区域内犹太难民聚居点之一。据说当时三益邨里住的金发碧眼的“老外”要远远多于中国人,所以这里被称为“外国弄堂”。葛家搬到这里时二战已结束,弄堂里的犹太难民也陆陆续续搬离了不少。今年已70多岁的葛政荣、葛政家兄弟听父母讲,当时弄堂里大都为白俄罗斯犹太人,居住在这里已有近10年了。

  葛家隔壁有户犹太邻居,那家的小女孩平时常和葛家的几个小孩一起玩耍。葛政家说他至今记得当时在弄堂里和犹太小女孩玩耍的情景。那时犹太小女孩家里有好几件外国玩具,葛政家感到特别新鲜、好玩,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美丽的“洋娃娃”。有一天玩着玩着,“洋娃娃”的“衣服”突然破了,里面的木屑都窸窸窣窣漏出来。葛政家帮着小女孩忙不迭地把木屑往里塞,好不容易才把衣服“”上……

  当时年龄太小,葛政家并不知道小女孩的姓名,想一起玩了两人就招招手。葛家搬来没多久,犹太邻居便搬离三益邨。临走时,犹太邻居把一幅油画作为礼物赠送给葛政家的父母。葛家三兄妹依稀记得小时候父母说起这幅画的故事,那家犹太难民第二天就要离开上海了,为了感谢上海人民对他们的庇护,临走的那天晚上把挂在墙上的这幅画小心翼翼取下来送给葛家。第二天,一家人一边拖着皮箱,一边还特地和葛家父母拥抱,不停地在弄堂里边走边向葛家挥手告别。

  时光流逝,这幅油画一直被葛家珍藏着。历经近70年的岁月,画面依然清新典雅,画面中有群山、骆驼和沙漠。木质雕花边框上刻有棕榈树和狮身人面像,精致细腻,带有浓浓的异国风情,画框的右下角还刻有英文字母:Eugenbeach。葛政家告诉记者,父亲生前特别爱惜这幅画,时不时用布擦拭灰尘。2012年,葛家装修房子,这过程中不小心打碎了玻璃。老父亲特地关照家里人,这幅画一定要保存好。葛政家说,遗憾的是在装修过程中,老父亲不幸过世。按照老人的嘱咐,葛政家把这画重新配上玻璃,挂在了家里最显眼的位置。

   那时的舟山路可热闹了

  居住在唐山路599弄的曲滋玫老人,今年已经76岁了,她印象中的舟山路“要比现在热闹多了”。

  老人说,那时她们家住在二楼,房子底楼前客堂住着一对犹太兄弟。这对犹太兄弟看上去大概三四十岁,没有结婚,个子长得也不高。因为曲滋玫父亲会说英语,每次见面,这对犹太兄弟都会用英语与父亲说话聊天。曲滋玫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从他们的表情上来看,应该是打招呼、嘘寒问暖之类的话。

  “那时,我只有七八岁,对外国人很好奇,虽然听不懂英语,但很想学,便跟着弄堂里的犹太人学英语,当时从简单的‘Hello,goodmorning’开始。这是我们这些中国小孩子第一次接触英语。”曲滋玫说,后来见到弄堂里的外国人,她就用刚学来的这几句英语与他们打招呼,这些外国人也会摸摸我们的头,回一句:“Hello,goodmorning!”大家都很友好,相互之间见面总会笑笑打个招呼。

  曲滋玫告诉记者,当时离她们家不远的舟山路上有个大菜场,许多犹太难民都到那里买菜购物,一些小店里还有罐头之类的食品和巧克力、花生米等,很受犹太人欢迎。那对犹太兄弟平时不做饭,经常到舟山路一带食品店、饮食店买东西和吃饭,“那时的舟山路可热闹了,随处可见外国人,商店里的外国商品也很多,记忆中对罐头、巧克力之类的食品的认识都是从那时开始的。

  1948年,曲滋玫家楼下的那对犹太兄弟搬走了。临走,他们把使用了多年的几件家具,实木做的白色写字台、单人铁床、床头柜等留给曲滋玫一家。曲滋玫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张单人铁床,既可以撑起来竖着放,也可以翻过来变成一个平的,中间则是一根根铁丝条。“这个铁床后来我们一直使用了60多年,前些年坏了,也没地方可

  修,才和白色写字台一起处理了,现在家里还剩一只床头柜。”

  曲滋玫说,这只床头柜原本是白色的,后来因为比较旧了,几年前就用深色油漆重新漆了一边,直到现在曲家还在使用这只床头柜。

   我们常去犹太人家里玩儿

  “1945年夏季的一天傍晚,只听到远处弄堂里传来了喧哗声。我和父母从窗口探出头去看个究竟,只见许多犹太人在弄堂里手舞足蹈,唱啊、喊啊、跳啊。有的犹太人还从自家阳台和窗口向外大声叫喊,手里不停地挥舞着小旗。我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还以为可能是外国人的什么节日。第二天才得知日本侵略者投降了。”同样居住在唐山路三益邨的李惠荣,是最早搬入这条弄堂的居民之一,说起抗日战争胜利时弄堂里的那一幕,李惠荣说,这印象太深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那时,身处异乡的犹太人很关注国际形势,特别是欧洲和亚洲战场的战况。“有关二战的消息,他们总是比弄堂里的中国人要消息灵通。日本投降的第二天,我们走在弄堂里,犹太人都会拉着我们的手合影照相,庆祝胜利。

  李惠荣一家是1940年左右搬到三益邨的,当时三益邨有100多户居民,其中九成以上是犹太人,中国居民只有10来户。

  李惠荣记得当时有户犹太人在弄堂里开了家面包店,具体是几号已经想不起来了,只记得这家面包店生意很好,许多附近的犹太人都爱到这家面包店来,有时还会排起长队。“我们这些中国小孩常会去面包店看热闹,围着排队的犹太人捉迷藏。有时外国人也爱逗我们,一起玩游戏。

  三益邨弄堂里的中外居民相处非常融洽,有时犹太老太太坐在家门口织毛衣,中国居民会搬个凳子坐在旁边向她们学习怎么编织新花样,你挑一针她织一针,手把手相互学习……有对犹太夫妇膝下无子,所以特别喜欢中国孩子,李惠荣说这对夫妇常领着他和小伙伴去他们家玩,常常一玩就是一下午。因为这对夫妇家的摆设和中国人不一样,李惠荣他们也很好奇,特别愿意多玩一会,每次回家都还有点不舍。“这对犹太夫妇家里有张大椅子,后来才知道那是牙科的治疗椅,估计他们是开诊所的牙科医生。

  李惠荣一直珍藏着自己和这位牙科医生拍的照片,时不时地拿出来看看。遗憾的是1967年家里抄家,这些老照片都没有了。“但是那段特别又珍贵的记忆永远留在了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