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与上海: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为了逃离反犹浪潮和纳粹的疯狂迫害,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逃亡,其中,有超过两万名犹太人逃来了上海避难,除了数千人经上海去了第三国外,大部分难民选择留在这里。上海,成为犹太人历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记录。
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出品的大型纪录片《犹太人在上海》正在进行制作,即将于广大观众见面。近期,该片记者张元参与了“克勒门”文化沙龙,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上海犹太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潘光,著名艺术家斯琴高娃,著名艺术家曹雷等一同和各界人士分享了对于这段历史的感悟。
【记者手记:参加“克勒门”】
最近接触了很多关于犹太人在上海的历史,刚开始,这段历史对我来说,就只是工作和纪录片。然而接触越深,越来越感觉到,这不只是一份苦难的记忆,更是一幕幕关于爱和希望的故事。对犹太人,对上海,对我们的拍摄来说,都是如此。
【记者手记:采访华盛顿大屠杀纪念馆专家】
“和别的很多隔都相比,上海虹口的隔都算是条件比较好的,尽管看起来仍然很破旧。但就算再破旧,犹太人在这里躲过了屠杀,没有什么比保住了命更重要了。”“上海的重要意义就是,犹太人活下来了。只有活下来了才有现在的故事,这是最大的价值。”我们现在做的,最大的意义,不也就是还原浩大历史中每个人的故事嘛,而这些,也许会给这个时代记录下一点点再晚十年就无法弥补的东西。
【记者手记:采访Betty】
采访中最让我动容的,不是Betty阿姨的儿子在回忆母亲往事时的失声痛哭,而是Betty阿姨说到自己现在四世同堂时的自豪和满足。一只从上海买的箱子,跟随她从上海到澳大利亚再到美国,现在送给了儿子成为了家族历史的照片柜。当年全家六人告别家乡和亲人,站在驶往上海的船上照片,诉说的,不只是当年的故事。“在上海你去哪里上学?”“外国人学校,但是老师们只说英语,我们听不懂,老师就唱英语歌,我们跟着学。”“在上海的习惯你还保持着吗?”“是的,美国人什么都要番茄酱,我们全家都是什么都要沾酱油。”
和Betty阿姨全家在一起的第二天,去了费城唐人街上一家上海菜馆一起午饭,也算作告别。吃完饭,Betty阿姨说:“陪我去买份红包袋,下个月我重孙女周岁了,我要送个红包。”红包这个完全中国的传统,在西方人难以理解意义的美国,依然是这户人家的传统。“我还要买瓶酱油,家里用完了。”说着上海话,几乎就像邻家的老阿姨。到了告别的时候,大家在停车场依依不舍,Betty阿姨的儿子把自家做的巧克力和路上要喝的水准备好放进了我们的车上。“从1939到1950,11年在上海的生活,是我们全家血液的一部分。”发自内心的爱和感情,都是这样不经意的感同身受。
【记者手记:采访Michael Blumenthal】
老政治人物Blumenthal先生是个严谨的人,但是再冷静的人,心里也都有柔软的地方。在他的豪宅里专访,“当时父亲本来没有机会拿到第四张来上海的船票,家人差点放弃,把我送去法国,但是父亲说,一家人一定要在一起,最后一刻我才登上了到上海的船。”“中国人当时也很穷,我们‘占领’了他们的地方,他们本应该对我们坏一点的,但中国人都太善良了,还帮助我们。”“我在医药公司做过,送过面包也在江湾机场当过仓库管理员。”整个拍摄按照计划进行,但是Blumenthal眼睛最发光的时候,是拿出了上海地图,告诉我们他小时候在哪里生活在哪里读书。他说上海话已经不怎么会说了,但是采访中不时冒出的“三轮车”、“黄包车”、“舢板”还是藏不住。每个人的眼睛都是会说话的,我们每个人藏得最好的记忆,都在眼睛里。
【记者手记:采访Vera Sasson】
Vera阿姨组织了上海犹太幸存者的老朋友聚会,也许是因为这些老人来上海时的家庭条件都不错,他们回忆起的上海,都是十分美好的记忆。想来,这段70多年的历史,依然是值得我们这个城市自豪的一段记录。Vera阿姨和上海的小姐妹周惠珍阿姨终于又通上了视频:“当时住在一条中国弄堂是最幸运的,只是我最遗憾的是,离开上海以后就再也没见过你的父亲周先生。他对我太好了,以前放学,他租的黄包车都来学校门口接我,同学们都很嫉妒。黄包车总是先把我带去你家,我会喝上一碗赤豆汤。”“是啊,你最爱喝了,我也去你家吃你妈妈做的色拉。”说到周先生,Vera阿姨忍不住眼泪:“我们会在天堂重逢,我太想念他了。”70年过去了,一切如故。人生那么长,还有那么多时间,别着急,现在不代表未来,对的和好的,总会来。
【记者手记:采访Lewinsohn全家】
“我们当时都吃鱼和蔬菜,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健康食物了,但是在当时,这些都是廉价的。”Lewinsohn兄弟两人都是1941年穿越西伯利亚来到上海的犹太人,我问了一个很俗但是却很想问的问题:“如果回到1942年的上海,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我想说,我知道我们有多不容易,我希望我能活下来,我希望活下来能成功,如果父母现在还能看到我们的成功······”说到这里,近90岁的老先生没有征兆地抽泣了起来。人最怕就是动了情。70年,沧海也桑田,浩大的历史里,每个人娓娓道来的故事,才是最动人的。这也是我们记录的意义吧。
【记者手记:采访Audrey】
Audrey阿姨指着墙上的证书和我们说:“我出生在纽约,之前和犹太人并没有什么联系,但后来,我拿到了犹太教育的硕士和荣誉博士学位。我的Fred,就是我的丈夫,是最好的犹太老师。”“我有10个孙辈,前几天我刚刚去参加了一个孙子的大学毕业典礼和一个孙子的高中毕业典礼。没有什么比现在的生活更好了。”的确,看到现在的好,才能真正感受到当时的不易,和幸存的意义。当下和未来,70年前不会想到,就像我们也无法预料70年后的人生。永远要感恩,才会幸福。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