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食品犯罪形成利益链——检察机关批捕破坏环境资源、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案275件335人
记者昨天从市检察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5年,全市检察机关加大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案件的打击力度。1至12月,共批准逮捕两类案件275件335人,提起公诉395件475人。梳理案件可以发现,食品犯罪已形成产业链,美容微整形案件与假药案日渐增多。但这类案件存在发现难、取证难、鉴定难、定性难等问题,怎样突破这些难点?
非法走私销售疫区牛肉
立案监督的两个领域犯罪案件共涉及9个罪名。其中,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主要为污染环境案,共19件39人;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类案件中,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93件99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件25人,生产、销售假药案55件70人。
检察官分析,污染环境犯罪主体多为无证经营的加工作坊,大多位于郊区偏僻位置,主要通过河流、田地、农用井、窨井、自挖渗坑等超标排放废液。污染物中有的酸碱度严重超标,有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命健康构成威胁。破坏资源类犯罪中,涉及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案件呈上升态势,主要为出售象牙制品、收购濒危保护动物、非法狩猎野生动物等。
食品犯罪案件中,主要表现为麻辣烫、牛肉汤、小龙虾等食品内添加罂粟壳等;非法销售病死肉、过期肉,走私并销售疫区牛肉、含瘦肉精牛肉,用鸭肉、猪肉假冒牛羊肉等; 面制品中滥用明矾等含铝食品添加剂。检察官介绍,食品领域犯罪呈现“链式作业”趋势。犯罪分子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分工协作,形成了相对稳定、隐秘的利益链。
而药品类犯罪中,性保健假药犯罪案件居首,占到全市检察机关立案监督生产、销售假药案件的九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美白、瘦身等美容微整形市场不断扩大,不法分子还趁机销售溶脂针、玻尿酸溶解针等假药谋取非法利益。另外,由于网络监管相对滞后,通过互联网销售假药成为一个重要渠道。
排摸深挖职务犯罪线索
去年8月,全市检察机关成立了由22名检察官分别组成的两个研究小组,并将食品犯罪案件细分成肉制品、奶制品、面制品、油制品、调味品等类别,药品领域细分为性保健假药、美容整形假药、中医保健假药等类别,环境领域细分为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类别。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每一类别的定罪标准、取证要求、法律适用等进行专题研究,确保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检察机关透露,一些部门监管不力、行政不作为,一些监管人员玩忽职守、包庇纵容,是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领域犯罪案件多发的原因之一。全市检察机关将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与查办职务犯罪相结合,重视排摸深挖职务犯罪线索。
闵行区检察院在办理某公司生产、销售过期牛肉案时发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检疫员王某负有分销换证、监督检查职责,但其严重不负责任。立案侦查查明,王某利用职务便利,以加班费名义收受8.2万元贿赂后放松监管,对这家公司违规贮藏12.4吨过期牛肉的行为隐瞒不报。此外,王某还伙同同事凌某共同收受另一家公司贿赂4.2万元,对其冷库内堆放的过期牛肉产品、仓库出入库记录不符合要求等问题,仅做口头警告,而未及时上报并督促企业按规定做无害化处理,导致8000余千克过期牛肉对外销售,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目前,王某和凌某涉嫌受贿、玩忽职守案正在审查起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