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校长流动特级教师支教 让郊区有更多好老师
>>>整改进行时:沪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见闻
一边是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一边是金山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沈德茜经常跨越单程90公里的距离,把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从市区输入郊区。作为首批柔性流动特级校长之一,她曾是打虎山路一小党支部书记,如今也是金教院附小的党支部书记。记者日前获悉:上海已试点新晋特级校长向郊区学校流动,沈德茜等9名特级校长在金山区朱泾中学、松江区九亭二中等校支教。
郊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而郊区骨干教师又向城区流失——近几年,这一直困扰着一些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这也成了郊区尤其是金山、奉贤、青浦等远郊反映迫切的问题。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班子成员基层调研时,这一问题被列入本市80个上下联动解决的问题之一。
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陈克宏说,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期待的关键在于师资,应引导更多优秀教师到郊区支教。目前,特级校长流动由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交流时间一般为两年,用带教、结对等方式为郊区农村学校培养校长,或全面负责托管、结对郊区农村的薄弱学校。原则上,参与流动交流的特级校长人事关系保留在派出学校,享受派出区同职级校长工资福利,同时享受上海支教人员待遇。市教委还推出新晋特级教师到郊区全天候工作3年的新举措。在市公务员局支持下,在正常评选80名特级教师的额度之外,首次增设了20个自愿到郊区支教的名额。首批20位支教的特级教师中,就有两名前往金山。
袁晶晶就是其一。今秋,她从徐汇区科技幼儿园到金山区朱泾罗星幼儿园支教,担任大教研组长,将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辐射到身边教师和朱泾一带的幼儿园。每天中午,不断有老师到她办公室讨论教学教法。金山区教育局局长顾宏伟介绍,筹建“晶晶工作室”时,本拟招收10名学员,报名的骨干教师却有60多人,不得不临时增设文化考试、面试环节进行筛选。
“流得动、留得住”须有长效制度保障。上海还规定,在教师职务评聘中,市、区重点中学和高中的教师有农村学校或初中教学经历的,可优先评聘中学高级教师职务;教师在郊区支教1年以上,并经受援单位考核合格,担任中级教师职务满4年,就可申报评聘中学高级教师职务,比正常情况缩短1年;对于在农村中小学、幼儿园任教5年以上的农村学校教师,若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外语可不作为必备条件。
市教委主任苏明表示,为郊区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成长条件,进而提升全市师资水平,才能促进上海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上海还将进一步完善行业薪酬体系,增强激励导向作用,并在人员配置标准上做到城乡一体,即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在编制上统一标准。目前,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共已落实16项长效制度建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