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弦纵笔牡丹缘,国粹天香沁人心 【特色选登】复兴雅韵•名家讲坛第七期 音画传奇 跨界对话
二胡,始于唐朝,称“奚琴",一筒双弦,轻拨慢揉,自有三分诗意,七分怡情;国画,源于汉代,属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笔墨纸砚,花鸟鱼虫,为文人墨客的修身之道。大师相聚,音画相合,是雅事。
4月18日下午,复兴雅韵•名家讲坛之马晓晖教授对话国画大师汤兆基“漫谈牡丹文化——二胡之韵,音画传奇”在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英国茶室隆重举行。本次名家讲坛由复兴音韵跨文化工作室主办,特邀国画大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工艺美术大师汤兆基先生,旨在通过访谈交流,诗文共赏,音画融合等多种形式的跨界活动,展现中华古典文化的魅力,提高师生文化艺术修养,推进跨文化育人工作。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有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联合党总支书记刘彬、工程与计算学院主任Dr James Abbott、管理学院主任Dr Vernon Sommerfeldt以及中英学院的150余名中外师生代表。
师生认真聆听
艺术情缘,叙修习之路
“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了牡丹呢?” 访谈正式开始后,马晓晖老师问道。
“盛世牡丹给了我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汤兆基大师点头说,“我与牡丹的故事,得从很久以前谈起。”
在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中,75岁高龄的汤兆基大师讲述了他的成长历程。他出生于抗战时期的重庆,于新中国成立后跟随父亲来到上海,并定居于此。年幼的他因为水土不服,感染了当时大肆蔓延的传染病——肺结核,一度卧床不起,四处求医。旁人看了都说他康复的可能性很小,但他却痊愈了。这一度被认为是无法解释的奇迹。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牡丹保佑了我!”汤兆基大师说道。
“Now I am here and even better than ever!”马晓晖老师话音刚落,全场再次响起了久久不息的掌声。
1952年,汤兆基的父亲在一张扇面上画了一幅牡丹,这张扇面对年仅10岁的汤兆基而言极其珍贵,并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那时起,他就与牡丹结下了奇妙的缘分。1962年,他下定决心将绘画的重心放在牡丹上,他认为,牡丹宛如他的再生父母。无论是他在国画领域内取得的大小成就,还是学识的积累、心性的沉淀,都与牡丹密不可分。
汤兆基老师倾情演绎牡丹文化
牡丹大美,言古今文化
“牡丹盛开,就像汹涌澎拜的浪花,我对它怀有天然的亲密感。”汤兆基大师谈及牡丹时,有种难以言说的喜悦。早在清代末年,牡丹就被视作中国的国花,称“花中之王”。牡丹更是有富贵之象征,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提到:“牡丹,富贵者也。”,清代赵世学也在《牡丹富贵说》中说道:“牡丹有王者之号,冠万花之首,驰四海之名,终且以富贵称之。”由此,牡丹愈发被世人所期待、仰慕和赞誉。
而牡丹文化究竟是什么?体现在何处?这是马晓晖老师最关心的问题。
“牡丹,有劲骨;牡丹文化,已融入日常生活。”汤兆基大师生动地讲述了武则天与洛阳牡丹的民间故事,并介绍了以他绘制的牡丹为基础,设计和制作的丝巾、服饰、瓷器、雕塑等一系列作品。“归梦已随芳草绿,关心只为牡丹红”这幅对联便是对他最好的写照。
音画传奇,谈融通育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唐代诗人张若虚用《春江花月夜》描绘江南春夜的清丽空明,寄寓异乡游子的离别相思之苦。而茶室里,悠悠二胡声,朗朗诵诗声,更是给这一脍炙人口的名作赋予了新的价值。在马晓晖老师的即兴演奏下,汤兆基大师和全场师生展开现场互动,一同诵读了陈与义《牡丹》、李正封《咏牡丹》等多首诗词。
“您认为牡丹元素能与二胡结合么?”马晓晖老师好奇地问。
“当然可以!”汤兆基大师大笑。
“那牡丹元素和什么是不能结合的?”马晓晖老师接着追问。
“只要它是绘画的载体,一切都不是问题。”
汤兆基大师表示,当下和今后他都将致力于传播“牡丹学”,一方面希望牡丹文化能被更大程度地挖掘,另一方面也期待着牡丹文化能够融合更多不同的领域的不同元素,体现更丰富的美学意义。
本次“复兴雅韵•名家讲坛”活动让两位大师相聚一室,为二胡和国画搭起交流的桥梁,真正实现了音画结合,跨界融通,令在场师生受益匪浅。在深入学习牡丹文化,充分享受双重艺术体验后,我们也意识到,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是更有潜力,有能力相互结合,创造多元价值的。文化艺术教育与人的综合素质紧密相连,而跨界文化艺术教育是对文化艺术教育的重大突破,拓宽了文化艺术教育的视野,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可能。
对于这种可能,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探索发现,开展实践。
活动人员合影
供稿:中英学院
编辑:新闻中心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