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昆剧《牡丹亭》
北方昆曲剧院大师版昆剧《牡丹亭》
时间 10月31日(上本)—11月1日(下本)
地点 上海大剧院
特别提点 “国宝”汇集,昆曲传承的盛会
项目综述
2014年12月13、14日北京迎来了当今昆曲界最为隆重的一次盛世——十七位大师级昆曲表演艺术家齐聚天桥剧场,联袂为昆曲戏迷奉上了两场昆曲《牡丹亭》(上下本)的演出。彼时的盛况不仅被京城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更在整个戏曲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今年,这一国宝级盛会将在沪上重现。
在大师版《牡丹亭》上本中,先后由沈世华、陆永昌、华文漪、岳美缇、梁谷音、王奉梅、刘异龙、张继青、徐华、王维艰等老艺术家呈现从《闺塾》到《离魂》的七折剧目;而次日的下本演出,更是汇集了梁谷音、侯少奎、石小梅、汪世瑜、王小瑞、张洵澎、蔡正仁、杨春霞、刘异龙、张寄蝶、陆永昌等众多名家,自《冥判》一直演到《婚走》结束。连续两天的演出不仅令观众大呼过瘾,更使得暌违舞台多年的老艺术家们得以将他们的艺术魅力再度展现给广大戏迷。
佳期难逢,由于老艺术家们年事已高,很多都已经多年未与观众见面,因此这样的一次演出才格外的珍贵。而北京演出成功以后, 老艺术家们二度集结,再次携手呈现这部大戏,则更加难能可贵。在上下两本的《牡丹亭》演出中,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七位姿态万千、各美其美的“杜丽娘”先后登台,更能一睹昆曲“四大小生”先后呈现的艺术风格各异的柳梦梅形象。而其他行当的老艺术家也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将《牡丹亭》 中经典人物再次呈现在舞台之上,更为大师版《牡丹亭》增色不少。
宣传要点
大师版《牡丹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请不同的表演艺术家饰演同一个角色。从欣赏的角度看,各人风格不同,难免造成整体风格的不一致。但作为旨在荟萃名家的展演,其引人之处却恰恰在于将历经岁月打磨的大师风范尽收眼底。张继青的朴素隽永与华文漪的华美端丽都唱出了杜丽娘的闺秀神韵,石小梅与岳美缇似是迥然不同的表演特点也同样呈现了一个倜傥而儒雅的柳梦梅……无论如何,这是昆剧舞台难见的盛事,大师版《牡丹亭》不只是单纯的经典剧目欣赏,更是对昆曲艺术的展现与传承。
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同台联演的演出形式,在昆曲舞台上,原本就少见。而这次大师版的演出,汇集了南北昆65岁以上国家级的当今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这些老艺术家们被昆曲迷们戏称为“熊猫”。此次多位“熊猫”同台竞演,可谓名家荟萃济济一堂,为昆曲事业的传承和弘扬谱写了不朽的篇章。大师版《牡丹亭》不仅汇集了当今昆曲界最重量级的表演艺术家,更是精心挑选了最合适每位艺术家演出的折子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