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专利、商标、版权行政管理于一身 浦东知识产权局成立
集专利、商标、版权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职能于一身的浦东知识产权局11月16日成立,这也是全国首家单独设立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机构。
同样都是“知识产权局”,新局和老局相比,内涵上有何突破?改革后,浦东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方面,会有怎样的变化?
改革带出三大变化
浦东知识产权“三合一”改革是今年上海一项重要的改革工作。浦东知识产权局筹备组负责人唐石青说,这次改革不是简单的归并整合,而是对涉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各个环节的全部要素进行重新构架。改革主要带来了三大变化。
首先是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发生了变化。改革前,浦东新区在区科委增挂区知识产权局的牌子,改革之后,组建成立单独的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为区政府工作部门。目前,新设立的知识产权局整合了区科委的专利行政管理职责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商标行政管理和执法职责,增加了市知识产权局委托的部分专利管理和执法事权、市版权局委托的部分版权管理事权,增加了著作权方面的行政执法职责。未来,新局还将逐步争取更多国家和市层面的事权下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等方面的职责职能。
其次是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专利行政执法事权、版权行政管理和执法事权从原来由市局管理变为由新区政府“属地管理”,不仅实现综合执法,而且进一步将行政执法职能下放到区县,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的综合协调功能。
改革后,公众诉求处置机制,从原先由不同部门处理申诉、举报变为“诉求处置一体化”。比如原先专利纠纷由市知识产权局负责,版权纠纷由市版权局负责,商标纠纷由区市场监管局负责,行政管理相对人遇到侵权纠纷等问题时,可能涉及到多个部门,会遇到不知道到哪个部门申诉、举报的问题。知识产权“三合一”管理体制改革后,能更快更好地维护企业和市民的合法权益。
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秘书长、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表示,国际上,政府对知识产权进行统一、集中管理是大势所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187个成员国中,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采取专利、商标、版权的统一、集中管理,像中国这样采取分散管理模式的国家不到10个。
放眼全球,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随着TPP、TTIP等国际服务贸易和投资新规则谈判的推进,关税和其他商业管制壁垒将逐步削弱,而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将日益提升,这已成为发达国家进一步掌控世界贸易规则的核心手段。
支撑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浦东探索知识产权“大管理”格局,对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也有现实意义。
统计显示,去年浦东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9687件,占全市总量的24.7%,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3.22件,达到先进国家水平。商标方面,截至目前,新区共有上海市著名商标187件,占全市总数的16.11%,继续稳居全市首位。
从数量上看,我国已经是全球知识产权大国,但离强国的目标还相去甚远。目前,很多发明专利由于没有市场价值,长期处于“沉睡”状态。同时,山寨产品在市场上大量出现,对企业创新带来冲击。
浦东新区副区长丁磊说,明年上海迪士尼乐园将投入运营,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工作任务繁重。同时,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出负面清单,扩大服务业开放后,需要更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才能引入更多公司,让他们安心经营。更重要的是,上海已提出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外企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份创新热情需要加以保护和引导。
因此,浦东知识产权局未来除了依法行政,加强保护外,还要从产品出发,更加注重引导和激励企业积极创造、科学管理和有效运用知识产权,从而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支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