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父母也要拿钱? 护理院每两月发200元"奖孝金"引争议
目前养老问题所遭遇的困境,其原因之复杂深刻、解决问题的难度之大,远远超过了“奖孝金”、“孝老假”、“常回家看看入法”这些措施的能力范围。
陪伴自己年迈的父母,这本是为人子女者的份内之事。如果有人因为经常陪伴父母而拿到“奖孝金”,这是不是让人看着就觉得不是滋味?在苏州一家老人护理院里,还真发生了这种让人五味杂陈的怪事。
这家护理院可以很好地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但无法慰解他们跟子女疏离所造成的孤独。为了鼓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院里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者,就可获得200元“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老人在护理院的费用时抵用。据称,新规实施两个月以来效果显著,本来不来探望、或者很少来探望父母的子女们积极性大增,有人隔天上门,有人天天上门,两个月过后,共有227名子女达到“出勤率”要求,获得“奖孝金”共计3万多元。
看罢这则新闻,总让人觉得别扭。陪伴父母本是子女天经地义的义务,为什么还要用经济手段来激励?或者说,用200块钱来“悬赏孝子”,这种“给孝心孝行定价”的做法是否合适?经济激励摆在面前,那些平时不上门、此时勤上门的子女动机单纯吗?他们是真心诚意陪伴父母,还是盯上了200元的“奖孝金”?这200块钱带来的伦理难题和人性考验,是否让当事人也心猿意马,备感困扰?
尽管“陪伴父母天经地义”这个道理人尽皆知,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很多人都无法很好地履行义务。这则用金钱来激励孝心的新闻,之所以让许多人觉得不是滋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触到了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痛点”。
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养老问题已经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不但表现在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医疗等物质、经济层面,还表现在空巢老人缺少陪伴、情感孤独等精神层面。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空巢老人不但出现在父辈和子辈两地分居的家庭,在那些父子两辈同城生活,甚至居住距离相当近的家庭,这个问题也日益突显。一些子女居住地离父母很近,但就是不愿意多去探望。
这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甚至引起了立法机构的注意。2013年7月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明确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一规定被通俗地理解为“常回家看看入法”。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来倡导、鼓励人们“常回家看看”,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不常回家看看”的普遍性。
跟经济上、物质上的赡养老人不同,陪伴父母、给予他们精神慰藉,这更需要子女发自内心地奉行孝道。如果失去了“孝道、感恩”这些感情基础,要用金钱手段来激励子女多去探望,这种金钱交易式的孝道,只怕父母子女都难免尴尬吧。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真诚感情,别说偶尔的探望,哪怕子女跟父母常年住在一起,父母恐怕也难以体会到情感关怀的温暖。
对于老年人的空巢、孤独问题,并不能简单归因于子女不孝、没有良心。从日常生活的经验来看,大多数人还是胸怀孝心,对父母怀有感恩之情的。但是从情感到行动,往往还缺乏“临门一脚”。怎样才能使人们心中对父母的感情,外化为孝敬父母的行动,这可能是当下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这个难题背后,则隐藏着社会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共同构成的系统性问题。这种系统性问题所造成的目前养老领域所遭遇的困境,其原因之复杂深刻、解决问题的难度之大,都远远超过了“奖孝金”、“孝老假”、“常回家看看入法”这些措施的能力范围。
老年人遭遇孤独,其原因深植于社会文化的内核。在工业化、现代化、都市化相继兴起的浪潮中,个人主义也不断勃兴,其核心命题就包括追求个体解放、人格独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家庭都被人们视为对个体和个性的束缚。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走出家庭”一度被视为追求个人独立、追求个性解放的进步行为。在这种社会思潮之下,联合家庭、主干家庭等大家庭形式迅速衰落、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核心家庭兴起。子女尤其是已婚已育子女普遍离开父母,独立居住、独立生活,结果就是代际之间的感情纽带日益淡漠。
除了社会文化层面的原因之外,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是重要的外部因素,不断削弱父辈与子辈之间的感情联系。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年轻子女与老年父母异地居住的情况相当普遍。哪怕两辈人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中,现代城市的居住模式,也使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情况越来越少。只要居住条件允许,成年尤其是已婚子女都倾向于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而且,由于社会急剧转型,代际之间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显著,避免代际矛盾冲突也成为各自独立生活的重要原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从物质上、经济上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和医疗等需求,但是对于老人亲情的渴望、陪伴的需求、社会交往的需求,目前还难以有效解决。在这方面,子女当然承担着主要责任。除此之外,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社交条件,让他们在社会交往中找到精神寄托,以及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对于缓解老年人的精神孤独都非常重要。但是如何调动这几个方面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履行责任、发挥作用,却面临着实实在在的困难。所以,类似于“奖孝金、孝老假”这些措施,本身固然不失为一种探索,但如果只有这些,到底还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