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窗口 见证一位“平凡好人”22年的慈善坚守
图片说明:刘虹美(右)正在录入爱心人士的捐赠信息。
4月17日消息:这个位于制造局路88号6楼的爱心窗口,每天来捐款的人络绎不绝,有小孩抱着存钱罐来的,有夫妻结伴而来,有准妈妈用宝宝的名义来捐款,还有90多岁老人颤颤巍巍地过来捐出自己退休金的一部分。“来这里捐钱的都是社会最基层的人,有退休工人、老人、年轻父母和孩子……他们用最传统的方式在做慈善。”从1994年开始,刘虹美守着这个窗口,至今已经22年。
与其说是“窗口”,不如说是走廊里开辟出来的一个小角落。从6楼电梯口出来,走到西面走廊的尽头,一张圆桌、四把椅子、一张办公桌,这就是刘虹美的“爱心窗口”。
早上8点半,刘虹美准时来这里上班。这个窗口本在2010年就要随着慈善总部搬到威海路了,但因为担心市民来捐款找不到她,于是依然一直坚守在此。来捐赠的人都是带着现金过来的普通市民,刘虹美一边给他们开慈善收据、写捐赠证书,一边跟他们聊天。证书写好了,刘虹美也收获了一个故事。
新鲜力量不断加入
4月10日是杨心艺的23岁生日,一早,杨心艺的外婆和妈妈就来到上海慈善基金会位于制造局路88号6楼的爱心窗口。“刘老师,我们又来了。”出了电梯口,她们远远地就跟刘虹美打招呼。“哟,心艺今年没来呀?”“孩子上大三了,学习比较忙。”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年生日杨心艺都会来爱心窗口捐500元。上了大学后,外婆和妈妈也会替她来,从不间断,到现在已经捐了13年。
每年生日来捐款的还有毛梵羽。2008年,毛梵羽妈妈在怀孕时决定:作为父母,要为孩子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从毛梵羽出生开始,父母每年都带她来捐款,一岁时捐100元,两岁时捐200元,今年小梵羽已经7岁。
小时候,毛梵羽并不知道捐款是怎么回事。但从4岁那年开始,小梵羽每年到了生日都很兴奋地自己提出要去捐款,去帮助别人。“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情。”毛梵羽爸爸说,“我们就是希望从小培养孩子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就算长大后面对复杂的社会,也不要变得功利,能一直保持纯真的心。”
马之逸和妹妹马霄蓉约好每年的6月1日去捐款。捐赠的钱是姐妹俩每天往储蓄罐里扔一块钱存起来的,每年一人365元。每年来捐款,姐妹俩还要和刘虹美合影留念,一年一张照片,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
“一开始,姑娘们想捐给和她们年纪一样的家庭困难的小朋友。”马之逸妈妈说,“去年,我生病动了脑部手术,再来捐款的时候,她们在意向书上写:捐给有脑疾病的人。”孩子们懂得推己及人,这是让马之逸妈妈最为欣慰的事。
除了个人以外,还有一些幼儿园、小学、中学都会组织义卖活动,孩子们将义卖所得款全部捐来爱心窗口。前几天,杨浦区第二艺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挤满了这个小窗口。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基金会来捐献2249元钱,定向用于助学。老师告诉工作人员,幼儿园将对孩子的爱心培养纳入德育教育内容之一,让孩子们从小懂得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
正因为这些新生力量的不断加入,我国社会捐赠总量呈不断增长趋势,2014年超过1000亿元。上海挤入全国捐赠慷慨度排名前十。
他们多是普通市民
“来爱心窗口捐款的大多不是富豪,而是普通市民,许多人家里并不宽裕,却把积攒下的钱捐到慈善基金会。”刘虹美说。
一月,是陆文涛和郑静雯的结婚周年纪念日,两人手牵手来到爱心窗口前捐了2000元。时间回到1996年,两人第一次庆祝结婚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当时我们心想,花钱出去吃饭庆祝也是浪费掉,捐出去还有可能改变其他人的命运。”陆文涛说。
于是,他们给这个爱心窗口捐了第一笔钱400元,这相对于他们当时的经济条件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刘虹美还记得,拿到捐赠证书的时候,陆文涛十分激动,他告诉刘虹美,他们夫妻俩会特别珍惜这本证书。年复一年,每年结婚纪念日,陆文涛夫妇都会一起过来捐钱,这成了他们每年必须要有的“仪式”。
颤颤巍巍走到窗口前捐款的是吴国芬老人,比刘虹美年长一岁,因患有肝硬化,她很容易疲惫无力。“她自己身体不好,但还是省吃俭用,把省下的钱捐过来帮助其他人。”刘虹美说。
由于肝硬化还会并发忧郁症,吴国芬每个月吃药就要花上1000多元,而她的退休金只有2900元。
当被问到坚持捐款的原因,吴国芬回想起自己29岁那年,她患有重症肝炎,差点死掉。“是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把我抢救过来的,我很感激他们。”心怀感恩,回报社会,就是吴国芬老人捐款的初衷。
2004年,吴国芬把医保报销回来的1000元全部捐给了慈善基金会,那是第一次捐款。2008年汶川地震后,原本每天存一元钱的吴国芬开始每天多存一元。吴国芬每年都会来两次,12月15日来捐365元,给困难家庭过好年,5月12日再来一次,捐钱给灾区百姓。
刘虹美有个“爱心记录本”,记录下这些点点滴滴的爱心故事,里面就有这样一名外来打工者。
马梦启从安徽来上海8年,创立了自己的装潢公司。虽然公司不大,但无论是赚了钱还是亏了本,每年他都会来慈善基金会捐款,每次1万元。前几天他上门捐款时,刘虹美记录下了他的原话:“一个人要知道感恩,还要有爱心……”
每天,刘虹美都要接待许多普通市民。但许多人只肯在记录本上留下“爱心人”字样,有的连证书也不拿,“因为他们说制作证书也需要成本,省一点就可让困难的人多得到点帮助。”
一个人带动身边人
“很多人不仅自己在做善事,而且还不断影响身边的人。”刘虹美说,她这个窗口的最大意义,就是通过小小的一个阵地,打开一扇扇善意的天窗。
许光荣退休前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工务保障部空压二班的班组长。最早让他萌生捐资助学的想法,是那张手握铅笔头、两只大眼睛充满求知欲的安徽女孩苏明娟的照片。“当时真的感触很深,我自己的女儿也跟她一般大,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本该学知识的年纪,却由于经济条件不好而无法上学。”
2004年8月,许光荣第一次来到爱心窗口,捐出600元钱资助了两名贫困学生。“我就是为了赶在学校开学之前把这笔钱捐出去。”以后每年的8月份,许光荣都来捐钱资助两个孩子。
认识许光荣的人都知道,当时他的家境并不富裕,既要抚养正在上大学的女儿,还要照顾做过四次心脏搭桥手术的妻子,负担沉重,家里几乎没有富余的钱。很多人对此表示不理解,他却说:“我只要想到,通过我的努力能让几个孩子有机会上学,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觉得很快乐。”
在许光荣的影响下,女儿于2008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也和爸爸一样,每年来资助两个小孩,如今已坚持了8年。
除了女儿以外,许光荣在外高桥造船厂的一个年轻同事听说他在捐资助学,也过来找他打听。现在这个小伙子也加入了助学行列,每年都去刘虹美所在的爱心窗口捐钱。
爱心传递不熄
1994年5月7日,上海慈善基金会正式挂牌成立,刘虹美2月就来报到,成为上海慈善基金会的第一名员工。22年来,每天处理市民的现场捐款、电话咨询和来信,刘虹美几乎闲不下来。
2010年,慈善基金会的总部搬到了威海路,唯独刘虹美的爱心窗口仍留在制造局路88号6楼。“每年来捐款的市民都已经习惯这个地方了。”
2011年,65岁的刘虹美已超过10年的返聘年限,不得不“第二次退休”,但她仍不愿停歇,继续以慈善义工的身份留守在这里。
每年从春节前到3月份是捐款的高峰期,每天人来人往,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每天有50多人来捐款,遇上有灾情的时候,小窗口每个月能筹集一两百万。进入4月份以后是捐款的淡季,但小窗口每个月也能募集到善款10万元左右。”
“来这里的很多是‘常客’”,刘虹美说,“他们对这个窗口有感情,所以我要为他们守着这里。”
今年,刘虹美的爱心窗口来了个上海大学的志愿者帮她分担一点工作。“老了,以后要靠年轻人接力了。”刘虹美笑着说,“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多久,但只要市慈善基金会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