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爱心暑托班明年有望扩容 向困难家庭倾斜
243个班级分布全市各个街道,6274名志愿者参与服务,近2万名小学生度过快乐的暑期时光……历时两期共6周,由团市委、市文明办、市教委、市妇联、市学联、市慈善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于本周结束。
在昨日(22日)召开的总结会上,主办方透露,明年爱心暑托班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容,并拿出一部分名额向困难家庭进行倾斜。
“大带小”,彼此都是成长
相比2014年,今年爱心暑托班招收的小学生数量由13264人次增加到近2万人,并在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的同时,首次招收高中生志愿者,为2962名高中学生提供了总计10万学时左右的实践岗位。
爱心暑托班里,大哥哥大姐姐发挥专业特长,为孩子们设计课程、陪伴弟弟妹妹成长。一个班级里,孩子们的年级有高有低。在家住虹口区提篮桥街道的家长章女士看来,“混龄”集体生活的经历对孩子来说很有好处,女儿学了本领,也更会关爱他人。这是即将升入四年级的大女儿莱莱第二年参加暑托班了,在暑托班里属于较大的孩子了。在虹口区“指南针”基地临摹篆刻、学造纸、铸造青铜,在创新屋中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创意实验室中激发对科技的兴趣……莱莱每天都有作品带回家。更令妈妈感动的是,每天回家,莱莱还不忘问大人,“你们今天上班辛苦吗?”结业仪式上,莱莱是主持人,特意叮嘱了暑托班小伙伴照顾来看演出的妹妹。
在朋友圈看到松江区岳阳街道丫丫爱心暑托班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上海师范大学14级地理科学师范专业的陆毅然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并给孩子们准备了每次一个半小时的地理课,玩拼图、猜地名,生动活泼的课堂很快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我忘不了第一回踏进教室,70个孩子一起喊老师好的震撼;更忘不了最后一堂课结束后,一个孩子跑来和我约定,明年要再来暑托班!”陆毅然坦言,作为学生会副主席,自己并不缺社会实践经历,但作为一名师范生,这份来自孩子的感动,足以激励他在“为人师表”的道路上继续努力。
课程升级,满足个性需求
暑托班提供的并不仅仅是看护,更成为课内教育的补充。今年,爱心暑托班提供了四类课程——第一类是由团市委提供的基础类课程,包括核心价值观和安全自护等课程;第二类是由合作单位提供的菜单式课程,如农商银行提供的财商类启蒙课程、市容绿化信息管理中心提供的百场公益讲座进暑托班、新闻出版局提供的精品诵读的课程等,可供区县灵活选择;第三类通过统一采购和招募的方式,由各类社会组织提供的课程;第四类为各区县自行安排特色课程。
团市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市精神文明市民巡访团对本市中心城区和郊区17个区(县)的85家爱心暑托班办班点进行了巡访。除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巡访团也发现,各办班点存在冷热不均的问题。有些街道表示,自己有场地、有能力满足更多家长需求,有些街道则发现,周边居民热情并不高。这需要在资金投入、人员配置等方面更加灵活,尽量避免“一刀切”。这名负责人同时表示,明年爱心暑托班有望进一步扩容。主办方希望通过调研,更精准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对活动方式、课程类型进行分类,并期待着更多社会资源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