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熊猫突发疾病死亡 大熊猫圈养之路该如何走下去

20.01.2017  13:10

原标题:伤心之余需反思——大熊猫圈养之路该如何走下去

  

  “帼帼”和“花生”温馨相拥的场景再也看不到了。

  日前,上海野生动物园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发出一则《关于大熊猫“帼帼”“花生”的死亡公告》,宣布大熊猫妈妈“帼帼”和幼仔“花生”突发疾病死亡的消息。

  公告称,2016年12月19日,大熊猫“帼帼”发病,12月23日“帼帼”的幼仔“花生”发病。上海野生动物园第一时间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沟通,中心派出2名兽医和1名饲养员,和3名长驻上海野生动物园的饲养人员及动物园的兽医、饲养人员参与诊断和救治。其间,还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及上海市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等相关专家全力救治。但遗憾的是,“帼帼”和“花生”还是分别于12月26日、31日因救治无效死亡。

  “花生”是第一只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基地诞生的熊猫宝宝,它的妈妈“帼帼”是深受上海市民喜爱的网红。这对大熊猫母女的死亡,让许多人伤心,由此也带来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大熊猫圈养之路又该如何走下去?

  没了“帼帼”母女 大熊猫馆冷清了

  “帼帼”今年21岁,去年12月19日发病,先后出现发热、排肠粘液、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19日起进行隔离治疗,22日晚上出现抽搐症状,病情逐渐加重。通过采集粪便、尿液、血液等一系列检测,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采取了抗感染、减少胰腺外分泌、抗病毒、保护胃肠粘膜、维持电解质平衡、补充能量为主的治疗方案。12月26日上午,“帼帼”抢救无效死亡。根据临床及化验室检查、死后剖检及2017年1月17日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死因是急性胰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花生”175日龄,发病时体重10公斤。因母亲“帼帼”生病,为防交叉感染,自去年12月19日起将“花生”取出进行人工乳饲喂。12月23日18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排肠粘液、呕吐、轻微腹痛等症状,经专家会诊,迅速制定了治疗方案。12月29日,经CT诊断发现“花生”严重肠扭转并导致大面积肠坏死,通过紧急开腹手术,切除了80余厘米坏死肠管,并采集经配血成功后的其它大熊猫血液给“花生”输血,但遗憾的是,“花生”还是于12月31日中午抢救无效死亡。根据临床及化验室检查、死后剖检及2017年1月17日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死因为肠扭转导致大面积肠坏死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上海野生动物园对于大熊猫母女的死亡感到痛心,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已采集相关样品送上海、长春、四川的科研院所,进一步探索大熊猫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法,避免今后再次发生类似疾病。

  饲养班长闵迎国,这几天情绪低落。从上海野生动物园1995年开园以来,他一直照料大熊猫,是园里最资深的熊猫饲养员,与“帼帼”“花生”朝夕相处。他说,自从“帼帼”到沪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基地的专家就没离开过,对大熊猫的食物配方、生活环境等进行把关,日常照料都由闵迎国等几名饲养员完成。

  他说,“帼帼”一直比较健康,偶尔有过几次小毛病,也总是两三天就能治愈。现在,没了“帼帼”“花生”这对活泼的母女,大熊猫馆显得有些冷清,闵迎国也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他告诉记者,大熊猫幼仔饲养难度很大。和人类婴儿相比,它们更弱小、眼睛看不见、浑身无毛难以保温,需要精心照顾,尤其在出生后的两周时间里。

  肠道疾病属大熊猫的常见病

  “花生”所发生的“严重肠扭转并导致大面积肠坏死”是什么症状?记者获悉,这种肠道疾病是大熊猫的常见病。

  早在2010年7月,北京动物园饲养的一只3岁龄亚成体的雌性大熊猫,也突发急腹症,抢救12小时后宣告死亡。解剖发现为典型的小肠扭转及肠系膜扭转。这只熊猫从没有食欲、烦躁不安,到脑袋用力撞地、气喘吁吁,再到心跳微弱最终死亡,前后不到24小时。

  当时的尸检报告显示,熊猫小肠距幽门约36厘米处的肠道以肠系膜基部为轴线旋转超过360度,扭转后的肠道和肠系膜缠绕在一起,同时肠管膨胀、壁薄;小肠、空肠段浆膜呈浅黑色,十二指肠内有深褐色黏液等。肝脏、肾脏、脾脏也有多处坏死和出血点。

  动物专家表示,小肠扭转按病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小肠扭转腹腔脏器正常,病因不明,可能与肠系膜较长而根部较窄、饮食习惯的突然改变,如禁食后或空腹进食大量不易消化的食物等有关。继发性小肠扭转是由于腹部局部黏连、肿瘤,系膜或网膜病变、炎症、蛔虫、内疝等伴发病变或解剖结构变化所引起。对大熊猫来说,继发性小肠扭转的诱发因素较多,比如奔跑、跌跤、倒卧等体位的改变也会诱发疾病。专家表示,小肠扭转常在短期内即发生肠道坏死、出血、穿孔和内毒素中毒,一旦确诊应尽快动手术,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根治办法。

  几年前,东北林业大学的学者们曾和成都动物园、福州熊猫研究中心一起做过研究,对76只大熊猫死因进行分析。野生环境条件下大熊猫营养不良、机体衰竭死亡对种群危害最严重,占死亡总数的42%以上,其次是消化系统病,占27%以上。对于圈养大熊猫来说,由于饲喂人工配制的精饲料含有很高的营养物质,一般不会营养缺乏。因病死亡的大熊猫,从年龄结构分析,以消化器官和消化机能尚不健全的亚成体死亡最多,占死亡总数的64%以上。

  大熊猫主要以容易消化的动物性食物为食,其消化器官和消化酶至今仍保留着肉食性动物的特点,比如消化道短、无盲肠、食物通过消化道时间短,且消化纤维素的酶和细菌微生物少等。大熊猫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胃肠炎、胃肠出血、肠扭转、肠套叠、溶血性贫血衰竭、胰腺炎、蛔虫病等。

  根据专家分析,亚成体大熊猫刚刚断乳离开母兽独自生活,从乳汁供养过渡到全部以野生动植物为食,其中,大量采食的是含粗纤维素很高的竹子。亚成体大熊猫消化器官及其消化机能尚未发育成熟,消化粗纤维素的能力很弱,大量采食竹子后,胃肠不但不能消化吸收,还会对胃肠粘膜造成机械损伤,使大熊猫患上胃肠出血、胃肠溃疡等疾病,有的甚至会肠梗阻而亡。

  人工圈养非保护种群最终出路

  上海是否适合成为大熊猫保护基地?去年,国家林业局为了更好地宣传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成就,尤其是在大熊猫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决定依托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再建三个大熊猫保护基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基地”作为国家林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合作项目,落户上海野生动物园。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京沪穗地区没有野生大熊猫种群,也没有野生环境,唯一的优势在于科研力量雄厚,但圈养大熊猫大规模外迁的做法值得商榷,“因为保护大熊猫的最终目的是野化放归,这些地方并没这个条件”。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仅有四川从事大熊猫野化放归工作,放归区域选择在雅安市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

  其实,关于大熊猫科研机构及圈养种群外迁建议,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人提出,因为当时四川岷山山系出现大面积箭竹开花,不适合熊猫生存。当时多数人希望外迁的目的地是湖北神农架林区,因为大熊猫日常摄取的51种食物中,神农架分布了28种。经测算,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当地的竹子足以饲养上千只大熊猫。

  有专家指出,若不加强保护,野外大熊猫将在百年后消失,圈养的大熊猫也将在50年后绝迹。然而,人工饲养并不是保护大熊猫最好的方法。大熊猫终究是生活在林里的野生动物而不是宠物,人工饲养或许能暂解灭种的燃眉之急,却绝非最终出路。未来,大熊猫这一物种即便是依靠人工饲养的方法保全了下来,我们的子孙后代所看到的也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熊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