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休学炒股炒出精神病 四类人不宜炒股

03.07.2015  20:35

  股市走牛,很多人都憧憬能搭上疯牛行情,赚上一笔。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人并不适合炒股。如果没有一颗“平常心”,面对股市中的每一次潮起潮落,失去的就不仅仅是金钱。2日,扬子晚报记者从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得知,这段时间股市连遭重挫,心理门诊接诊的患“股市症候群”的病人明显增多。除了退休老人,年轻白领女性、大学生等病例也明显增多,甚至有高中生炒股病例!

  专家称,从性格上分析,具有环型性格、偏执性格、懦弱性格、追求完美性格这4种性格的人,不宜炒股。

   病例1

  两个月前,她掌管的基金净值跌破一元

  这个月她写字、拿鼠标,手都发抖

  患者档案

  股民:基金经理潘小姐

  性格特征:过分苛求、追求完美

  事件:经验丰富,但仍在市场暴跌中迷失方向

  症状:整日坐立不安心烦意乱,胸闷气短、周身不适

  潘经理好像天生就跟数字特别有感情。她心算的速度明显超乎常人,上街购物、点菜能够立即把总价报出来。当年她以数学几近满分、总分全省第二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某重点大学。毕业进入公司工作后她很快脱颖而出,才30岁的她,就已坐上了基金经理位置。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大牛市,更是让她在今年年初得到了七位数的分红。

  怎料股市风云突变,股指自上攀5100多点高位后一路下泻。潘经理所掌管的基金净值也在两个月前跌破一元。本是同一战壕的兄弟基金之间这时也频生龃龉,“浑水摸鱼瞎搅一气”、“为求自保不择手段”,甚至“明目张胆地挖墙脚”(引用她的原话),这让她明显感到操作不顺:“该震掉的震不掉”、“该拉起的拉不起”。本来对整个股票市场洞若观火游刃有余的她,最近却总是踏错节拍马失前蹄。上司对她能力的怀疑,也搞得她天天绷紧了神经。

  这个月,潘经理精神状态开始明显有异。整日心烦意乱、坐卧不宁,注意力难以集中,一开始她以为自己只是担心工作的事,后来发现随便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一点细微的动静都会让她提心吊胆。后来发展到整日肌肉紧张,写字、拿鼠标的时候手也会抖个不停,一天下来疲惫不堪,但是晚上却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

  医生诊断

  潘经理的情况完全符合广泛性焦虑的症状标准。仅仅因为病程尚未达到至少六个月的标准,因此诊断为焦虑状态。如果任其发展的话,将对她的工作、人际关系甚至日常生活都造成严重的损害。

   病例2

  去年入市赚钱,今年血本无归

  休学炒股女大学生突然喜怒无常

  患者档案

  股民:大学生小敏

  性格特征:环型性格

  事件:休学在家专职炒股,仍未挽回惨败的命运

  症状:心情大起大落,极度高涨时亢奋不已,极度抑郁时自暴自弃

  现在读大三的小敏去年9月看到身边有同学在玩股票并赚了不少钱,于是缠着父母要了10万元钱投入股市。

  当赚了钱将10万元本钱还给父母时,小敏心中别提多爽了。拿着赚来的几万元钱,21岁的小敏再次扑进股市。但是这次却没有原来的好运了,虽然再次向父母讨了10万元钱低位进仓,可是小敏仍然血本无归。于是小敏干脆休学在家全职炒股。对于宝贝女儿的这一决定,小敏父母也没办法。

  可是后来,小敏的举止变得越来越奇怪了。不仅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来,就是连父母都避而不见。好不容易走出来转一圈,也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还特别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发火。一吃东西就吐,说是“胃里不舒服”,晚上也开始失眠。

  正当小敏父母担心不已时,一周后,小敏神奇地好了,逮着人就眉飞色舞地说个不停。一开始家人还为小敏“心情好了”而高兴,但很快发现她有些不对劲。小敏讲话东拉西扯毫无中心,而且总是在不停地自夸,夸自己会赚钱,称“一下子就赚了几百万”、“三年必将成为全球女首富”等等。此时的小敏似乎对什么事都感兴趣,但做事总是有始无终,还常常因兴奋躁动彻夜难眠。

  医生诊断

  小敏被家人带到心理门诊就诊后,经诊断她患有双向情感障碍(又称躁狂抑郁症)。该病表现为心情大起大落,由极度亢奋突然转变为极度抑郁,即在情绪的两极间波动。此病的治疗难度较大,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处于抑郁时常有明显的自杀念头。

   病例3

  股市“雪崩”,他对老伴不敢如实相告

  股票让退休老师频频感觉“快死了

  患者档案

  股民:退休教师王老师

  性格特征:犹豫不决、人云亦云

  事件:用为儿子买房的钱炒股,不料血本无归

  症状:反复突发胸闷、心悸、濒死感

  王老师最近一个星期出现了好几次突发剧烈心跳、胸闷、胸痛,有时伴窒息、头晕,发作时他有强烈的恐惧、濒死感。一开始,医生以为他是心脏病发作,但心内科检查却始终未见明显异常。医生最后想到他可能是精神上出了问题。

  而他的问题要从去年股市升温时说起。当时尽管常有熟人鼓动王老师入市,但小心谨慎了大半辈子的他却不敢涉足。直到今年4月份,他看到身边的同事朋友个个赚得盆满钵满时,终于坐不住了。王老师不懂股票,他就将自己在股市中的“命运”交给了“精通股票”的表侄子。表侄子说买哪支股票他就买哪支。投进股市20万元钱,一个月下来王老师竟赚了5万多元钱。但随后的大跌,把他吓得抛掉了全部股票。没想到2个礼拜后,他抛掉的股票企稳,还接连创出新高。

  “股市就是能赚钱的好东西”,后悔不迭时王老师重树信心,将手中的钱全部换为股票。可是“低位”购来的股票,并没有为他带来想象中的收益。随着最近股市 “雪崩”,王老师账面上的数字快速蒸发。老伴问及股票,王老师总是含含糊糊不敢以实情相告。“股票”成了王老师的心病……

  医生诊断

  王老师的情况属于典型的惊恐障碍,是焦虑症的一种亚型,以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濒死体验为主要特征。惊恐障碍多次发作不仅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甚至可能对大脑(颞叶皮质)及脑干带来损伤。

  门诊印象

  5月以来 “股市症候群”爆增

  除了退休老人,女白领、大学生和个体户患者多了不少

  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心理治疗师吴正言表示,本轮股市大涨大跌之前,他们平均每月收治一两位“股市症候群”患者。今年5月初开始,他们收治的“股市症候群”患者开始增多。“现在平均每周都能收治到一两位患者。”以前收治的患者,一般都是退休老人。“这个很好理解。退休老人有一些养老积蓄,可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在股市上遇到什么波折,就很容易出现身体上的各种不适症状。

  明显增加的“股市症候群”患者还有白领女性、大学生和个体户。吴正言说,“我们最近甚至收治过一名高中生‘股市症候群’患者。

  “现在女性在经济和生活上都比较独立、有主见,也敢把收入投入股市。但心理承受力上还是不够坚强,一旦被股市套牢,生存和心理压力突然增大,很容易会患上‘股市症候群’。”吴正言分析说,而大学生和个体户“股市症候群”患者的出现,原因也类似女性白领。在他们收治的个体户“股市症候群”患者中,多数人文化素质不高,对股市根本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