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激情PK职业素养 沪7成受访者认为"激情"更重要
专家表示,上海的产业结构偏向知识型、智慧化,脑力劳动更需要激情点燃。与此同时,由于激情容易消散,企业应重视培养员工职业素养,为他们做好长期职业规划,让他们能够稳定地胜任工作。
■调查
八成受访者表示对目前这份工作有激情
本报官网发起第15期劳动调查“你对目前这份工作有激情吗”,结果显示,选择“很有激情,每天都充满活力”的网友达到31%,另有48%的受访者认为“时有时无,视工作内容而定”,合计近8成。
有14%认为“没激情,只是份工作而已”;另有5%更倾向于重新出发,选择“没激情,一有新方向就跳槽”。(见图1)
在本报官网和手机报关于此项调查评论区内,大家讨论热烈。激情派说:“工作激情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工作激情是万万不能的。”倦怠派说:“我不是每天来上班,而是每天假装来上班。”
有网友客观指出:“对工作岗位是否有激情,一是取决于你的人生目标,目标越高越远大,激情就会越高;二是取决于你对岗位的热爱程度,爱岗敬业的责任心越强,工作就越有干劲;三是取决于岗位与自己兴趣爱好、能力素质的契合度,适合自己的岗位,干起来就有劲。”
也有网友认为,职场是结果导向,不能有成效地干出实事,再有工作激情也不过是空谈,“毕竟你不可能对领导说,虽然这件事我办砸了,但我很有激情地去做了。”
更有网友直接抛出神总结:“有工作激情、有职业精神,重用;没工作激情、有职业精神,可用;有工作激情、没职业精神,慎用;没工作激情、没职业精神,不用。”
七成受访者认为没激情就干不好工作
本报同时委托上海辰智咨询在调研吧平台向全国网友发起《工作激情调查》,共回收1730份有效样本。
“与刚入职时相比激情的变化”这一选项结果显示,24%的上海受访网友认为“比原来更多”,37%的上海受访网友认为“基本无变化”,即超过6成网友工作激情稳中有升。
此外,“没有原来有激情”占比34%,“一点激情也没有”占比5%。(见图2)
选择“激情比原来更多”的受访者,在“激情增加的原因”这一选项中,压倒性地选择了“工作内容更丰富”和“结识更多的人”,而“工资上涨”排在最后。(见图3)耐人寻味的是,选择“激情比原来减少”的受访者,在“激情减少的原因”这一选项结果中,“工资没有上涨”为首要原因。(见图4)由此可见,有工作激情的受访者不那么重视工资,而没有工作激情的受访者则对工资较为看重。
胜任一份工作,是工作激情重要,还是职业素养重要?有73%的受访者对工作激情投下支持票,认为“没有它就干不好”;有27%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只要有职业素养”照样可以胜任工作。上海网友对工作激情投下支持票的比例高于全国网友8个百分比。
■解读
社会学家
沪社会理性化程度和产业结构更易点燃工作激情
为什么“激情增长派”不认为激情增长的原因是工资上涨,而“激情减少派”则把激情减少的原因归结于工资没涨?
同济大学社会学教授郭强告诉本报记者,人在投入激情的同时,背后会有两种理性:一种是价值理性,体现在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另一种是工具理性,为实现某种功利目的而服务。如果一个人始终保持价值理性优先,就有可能进入一个“有工作激情、胜任工作、获得升职,在更高职位,迸发更大激情”的良性循环中;也有人工具理性占主导,当薪水变化没有体现出个人价值,激情也就磨灭了。
本报此次调查显示,上海网友选择有工作激情、比刚入职时激情有所增长、认为工作激情对胜任工作重要的比例,都高于全国网友。
郭教授认为这与城市的发展阶段有关,“上海的社会理性化程度较高,付出回报率高,只要你投入工作激情,就会有一个良性发展,追求个人利益的工具理性可以实现,并通过工具理性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理性。”
其次也与产业结构有关,“上海的产业主要向信息化、智慧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更多地转向第三产业、知识服务业,岗位需求也更偏向知识、创意、研发,这些都要靠激情来点燃。而对于偏重传统制造业的城市工作者来说,简单重复的劳动、低于心理预期的收入、成就感的缺乏等,都会使他们厌倦工作的比例升高。”
心理学家
相比工作激情企业更需培养员工职业素养
工作激情和职业素养到底哪个更重要?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徐光兴。
徐教授表示,激情对工作主要有三个激励作用:激发创造性、减压、保证工作高效率完成。“从职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激情是胜任工作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激情都是短期的,激情消耗后,员工反而容易陷入职业倦怠。”
他指出,相比员工的工作激情,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建立激励机制,赏罚分明,让员工感觉自己的付出有回报;还要重视培养员工的职业素养,帮助员工做好长期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能够稳定地胜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