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专访新代表刘艳:家庭医生岗位要有吸引力,就医理念也要变[图]
除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今年,刘艳多了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
全国人大代表,台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刘艳 |
3月14日上海代表团举行全团会议,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刘艳在审议时发言,因为自己来自卫生系统,此次最关注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她认为医改是系统工程,机构设置优化后,下一步应该围绕关键环节,找准定位,加强整体规划,形成有效合力顺势而为,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
虽然是首次履职,但凭借在知名三甲医院工作20多年的经验,此次两会期间,刘艳时常围绕“医改”提出自己的建议。“家庭医生的队伍建设非常关键,这也是推动分级诊疗,解决看病难的一个有效措施。” 3月17日晚,刘艳从会场回到休息室,接受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
澎湃新闻: 这次机构改革,新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新部门,原来的国家卫计委等不再保留,您怎么看这种变化?刘艳: 通常我们传统的观念,感觉卫生医疗总是和治病有关,但这次指出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这次改革,医疗卫生系统涉及多个部门:国家卫计委、国务院医改办,以及食药监总局不再保留,新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这样职能更加明确,以前部门间有交叉,要协商沟通,现在大家在一个部门里,在政策的制定上会更加统筹,规划也会更好。
从新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能定位上看,聚焦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体现了“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持续深入推进医改,落实了健康领域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卫生和健康事业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未来将更注重预防、健康促进、重大疾病防控等等。
现在人口老龄化程度高,这次还把老龄委职能纳入,也是有利于推动医养结合和慢病管理的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总的来说,不管名字怎么叫,关键看功能。
澎湃新闻: 加强预防胜于治疗吗?
刘艳: 首先,加强预防,这是一个过程。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疾病的预防,我们已经开始重视。随着事物的发展,大家认识的过程都在发生变化,从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再到现在把这种认识强调以及固化下来。
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这是显而易见的预防做得好的,现在上海社区卫生中心都在做高血压、糖尿病的健康管理,这实际上就是从源头开始预防治疗。预防做得好,对病人来说是大有益处的,能够减少他的发病率。并且,对整个社会经济也是有好处的,至少在医疗成本上就会降低很多,也是减轻社会的经济负担。
“家庭医生”的队伍建设尤为关键
澎湃新闻: 目前大家依然感觉“看病难”,您觉得症结在哪儿?家庭医生是不是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刘艳: 我认为,看病难,主要还是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源头还是这个问题。家庭医生,我们也叫全科医生,就是分级诊疗中提到的,对于解决看病难肯定是有效的措施。
我们讲分级诊疗,它是医疗改革的一部分,通过改革,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下去,同时强化整体基层医疗水平。那么要做成这件事,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队伍,没有人是不行的。那就需要家庭医生了。所以,分级诊疗怎么做好,可以说家庭医生是这个系统工程里的重要建设者。
澎湃新闻: 怎么培养家庭医生? 刘艳: 培养家庭医生,并不是说要求两级或者三级医院的医生都去转岗。现在从来源看,家庭医生只是一个新的概念,其实就是原来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目前这支队伍的数量以及质量,都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加大对其本身队伍的培训和提高。其次,再有一部分医生是转岗过去的,从专科医生转岗成全科医生。但是,转岗就好比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还有一部分,完全是从医学生开始培养,从源头上保证他们上岗就是全科医生。最关键还是全科医生队伍的建设。所以现在全国都有全科医生规划培训基地,培训基地一般都在三级医院,教学基地在基层医院,主要通过三级医院和基层医院上下联动,一方面保证培训质量,同时也能让医学生尽快熟悉今后的工作内容。
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如何吸引医学生去做这件事?以后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那么吸引人,留住人,很关键。首先家庭医生的岗位要有吸引力,当然,整个社会的就医理念也需要转变,这都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做的。
建设专科专病医联体,促进长三角医疗一体化
澎湃新闻: 长三角医疗一体化,您有什么建议?
刘艳: 长期以来,医疗一体化我们在长三角做得最多,起初仅仅是人力或技术上的简单支撑,这样不行,带动效果没有想象中的明显。后来我们逐步在长三角区域建设专科专病医联体,这种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比较明确,不像两家医院做大型的、紧密型联合体,会涉及到多个部门,比如人事、财政等等。专科专病医联体,这种切入点比较小,主要涉及技术上怎么提升,怎么同质化,同时,技术辐射能够带动医联体整个医疗服务水平发展。
我们九院有很多专科,比如口腔、整形、骨科都在做这样的建设,通过优势学科带动长三角周边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模式会比较合理。技术上的支持,只要相互合作愉快,就可以。涉及到医保、人事等部门,程序就比较复杂。医联体建设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医改的制度创新。
但是,我觉得当前医联体建设中我们还是要重视三个问题:建设方向问题、整体规划问题、改革合力问题。政府要统筹规划医联体建设,落实功能定位,完善医疗体建设规划布局。也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医联体建设类型,不要一刀切。要注重建设质量,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促进医联体健康发展。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强基层,均衡了,才能真正实现全民覆盖。上海已经在积累医疗改革经验。
这次两会,我留意到有代表建议上海建立医疗自贸区,依托自贸区的各项支持政策,采用国际通行的医疗管理,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技术。这种模式我们是赞成的,上海的医疗技术是和国际接轨的。
来源:澎湃新闻 2018.03.19
原文: 专访|新代表刘艳:家庭医生岗位要有吸引力,就医理念也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