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一先”人物风采】漆梁波:在预报员道路上精益求精的70后首席
在他身上总贴着“预报员”的标签,从最初的值班预报员、副主任预报员、主任预报员、首席预报员,再到如今的国家级首席预报员,他一心只做一件事,一干就是近20年。漆梁波,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在他看来:“瞄准一个目标去努力,持之以恒,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漆梁波的目标就是把气象预报做得精准再精准。
“压力再大,也要坚持把预报做到最精细”
这个夏天,申城的天空显得不太消停,刚送走了“安比”,又飞来了“云雀”,然后“珊珊”、“摩羯”、“温比亚”、“苏力”,一个台风还未登陆,又有接二连三的台风抱团生成。
“这几个台风来时,我都在。”说话时的漆梁波,语气平和,回答得如同他只是经历了一次次普通的日常值班一样。
台风天值班的那几日,漆梁波每天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承担的责任更大。台风要影响上海了,要马不停蹄地和大家分析预报系统、讨论台风最新动向;要编写专报、向部门和用户汇报情况。“任何人都会找你,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关键的时候,大家都会把目光聚焦首席预报员。”今年影响上海的好几个台风路径都很诡异,作为首席预报员的他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在关键时刻给出一个明确的预报意见,压力可想而知。然而,重压之下的漆梁波依然逼着自己把预报报得精细再精细,“预报准确看你拿什么尺子来衡量,预报影响的时间、量级、地点都丝毫不差很难很难,但我如果过分追求准确而放弃了对精细化的追求,那么从防御的角度可能效果未必好,作为一名预报员,我的责任是尽我的努力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
为了这个精细化,漆梁波可没少下功夫,多少个夜晚在值完班后,他都留在办公室到深夜,只为研究台风的路径和风雨影响。“对上海市民来说,台风预报至少提前两天告诉大家会在哪里登陆、影响怎么样?台风路径、强度、风雨影响预报是世界性难题,提前两天意味着平均误差在100-120公里左右,准确预报风雨影响的难度更大。上海在地图上只是一个“小点”,误差80公里对上海来说差别就很大了。“所以,我们做预报员就要有对这个误差“锱铢必较”,平时不值班的时候多花点功夫深入钻研,台风来时大胆把预报报得精细再精细!”“从今年的几次台风过程看,预报服务和全市防御的效果都不错。”说话间,漆梁波的脸上的神情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做好预报员,首先要坚持做一名科研人员”
当初因为喜欢雷达探测,而与气象结了缘;因为喜欢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所以自1999年从中科院博士毕业后,漆梁波就一直坚守在上海中心气象台值班一线的岗位上。
预报员值班的一天,表面看起来似乎很简单。每天关注天气形势的变化,把握重大天气的影响,协调各个气象产品的播出口径,然后做好与预警、服务部分的沟通对接。但在漆梁波看来,要做好一名预报员,却不能仅停留在值好班,背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科研上。“当数据模式把预报提升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之后,想要再往高处推进,哪怕是一点点,都要花更多的精力。特别是想要驾驭新科技就要接受新的挑战,如果不继续往一个方向努力,就会被科技逐渐替代。”
所以这些年,漆梁波从未停止学习与科研。他不仅不止步于自己所学的大气物理,还把天气动力的东西学习起来,钻研强对流,钻研雷电大风,钻研暴雨。他说:“当灾害性天气来了,不允许我不是专家。”
他担任上海市气象局暴雨团队负责人和中国气象局暴雨预报专家团队的副队长。这些年来,他带领团队参与研究台风暴雨、极端暴雨指标等项目、研究近20年来上海地区的暴雨预报,并出版《上海地区暴雨预报和分析手册》专著等。
“有志向,才能走的更远一点”
正是坚持在科研上的钻研与积累,漆梁波的预报精准率不断提高。
他全程参与了2016年“G30杭州峰会”的气象服务保障,当大家一开始的乐观被白天出现的一场雷雨杀的手忙脚乱时,他通过分析模式系统,斩钉截铁地告诉大家“晚上一定不会下雨”的结论,预报结论与实况演变完全吻合,也让组委会对彩排把握了一种很好的节奏。
2017年5月5日,我国国产大飞机开展首飞测试,当日天空低云很多,飞机的夜视系统也尚未完备,各方面的关注和压力都特别大。在仔细分析实况和各类参考资料后,漆梁波和他的团队果断给出“下午13-15时”试飞的决定,最终国产大飞机在15:19分成功完成首飞任务。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然而仅仅就在十几分钟后,又一波雨接踵而至。时间“算”的刚刚好。
漆梁波坚信:“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作为一名预报员,一定要有志向,在追求预报精准的道路上坚持不懈的走下去。目前12小时针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精准率还不高,下一步要在这方面再多钻研钻研……
(冯丽丹 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