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优步要合并?交通出行市场会变好吗
这几天,滴滴和优步要合并的风声传了又传。
尽管当事人一再缄口甚至否认,但从此前滴滴和快的、美团和大众点评等互联网公司合并的先例来看,可能性实在不小。
先例并不远。去年情人节,先前补贴大战打得不可开交的滴滴和快的“牵手”成功,跌破坊间眼镜。
站在公司发展的角度来讲,双方“化干戈为玉帛”绝对是好事,为咬住市场份额而不得不持续发出“补贴”,基本上是零和甚至双输的博弈。合并后,虽然“快的”品牌几乎消失,但积累的资源仍在,新的“滴滴”一举成为资本市场最青睐的宠儿之一。
如今,“一块钱打车”的疯狂补贴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滴滴与外来者优步的激烈竞争。不过,比拼的办法换汤不换药,发优惠券、搞限时特惠,力度虽不如过去那么大,但据媒体披露,双方也还是在亏本赚吆喝——不断地融资,再把大量资金简单粗暴地投入到对乘客的直接补贴中。
有所不同的是,当年“补贴大战”中,双方各有阿里巴巴和腾讯两位“亲爸”撑腰,背后目的是推广各自的支付软件。如今支付市场格局已定,“烧钱”的意义更少了几分。
如此看来,合并的确有不小的概率。假使双方真的合并,会怎么样?饱受争议的交通出行市场,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么?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巨头的握手和解,各种打车、专车、顺风车的优惠力度,将进一步降低。已经有很多人抱怨现在用打车软件或是叫专车,价格比以前贵多了,并忿忿认为是这些互联网公司到了“收割期”。
但这不一定是坏事。作为个体的用户,当然觉得价格越便宜越好,然而竞相压价并非健康的竞争方式,也不利于市场的长期发展。回复正常的市场价格,方能较为准确地框定市场需求,形成良好的经营业态。
说白了,“有补贴就打车没补贴就不打”的人,其实并没有打车的“刚需”,本就应当将其剔除。
同时,交通出行领域因其具备一定的公共性,而显得十分特殊。从最早的“打车软件”开始,互联网公司与传统出租车公司的矛盾、与现行政策的相悖,以及“专车”出现后围绕着合法性、安全性的种种争议,都已超越了互联网创业的范畴,直奔城市交通治理、公共服务、国企效率等敏感问题而去。
比如,传统出租车公司曾不止一次地表示,互联网公司可以“补贴”、可以“烧钱”,是“低价倾销”,是“不公平竞争”。而合并后,预计“补贴”将进一步减少,客观地讲,双方的距离应当是缩小了,市场应该会“更公平”。
这其实是传统出租车公司的一个机会——对用户来说,打车软件和专车似乎不断在涨价,“先甜后苦”不是什么好滋味,更不愿被互联网公司“收割”;这个时候,如果传统出租车公司发力,相信仍能赢回相当一部分用户的心。
更大的焦点应该是在与现行政策的博弈上。如果滴滴与优步合并,相当于交通出行市场的整合度再次提高。即使不谈“垄断”(这一市场还有易到、神州租车等多家企业),至少其在政策博弈中的话语权、影响力,极有可能将相应提高。
就说合法性存疑的“专车”和“顺风车”。目前在上海市场,滴滴旗下的“持证”专车(“Y牌”、缴纳较高的保险费用、报废年限短)数量正在增加;但秉持“共享经济”理念的优步,私家车载客仍是主力。如果双方合并,是否能加快推动相关立法进程,打开这一政策与实际情况之间的“死结”?
而当变得更大的“滴滴”出现,“死结”打开之时,又是否能让博弈各方——管理部门、互联网公司、传统出租车企业、司机、用户都感到满意呢?
更深一层的问题是,无论是早先风靡的“烧钱补贴”,还是现在流行的“握手和解”,这些互联网企业自己说了不算,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背后的资本力量。无可否认,这正是这些年国内互联网创业风起云涌的最大推动力,但相似的剧本上演太多次,不得不让人质疑互联网企业、特别是消费服务领域企业自身的真正能力。
换言之,“滴滴”可以通过合并变得更大,但是否会变得“更强”,或者“更好”,我们还不知道答案。可能,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