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路,生活在静处
16.06.2015 13:34
本文来源: 看看新闻网
溧阳路,南起虹口港,北迄四川北路,原称狄思威路,1943年汪伪政权接手上海时,正式更为今名。“狄思威路”原先的溧阳路,是虹口区贯穿南北的干道之一。如今,溧阳路已经被分成了两段,分别是四川北路至四平路、辽宁路至黄浦江虹口港。
这个格局的变化发生在1983年,当时,为了迎接第五届全运会而拓宽了四平路,为此,溧阳路也被截断了。
然而,这两段之间竟隔着数条街道,如果要找一个特定的门牌号码,肯定会弄得一头雾水,一定得问:“靠近什么路口?”
1943年前,这条马路一直叫“狄思威路”,Dixwell Road,灌入式沥青路面,路名则是取自上海工部局总董的名字。
很多记录上显示,马路修筑于1889年到1916年,而实际上在1893年,《上海新定虹口租界章程》签定后,美国就开始越界筑路,狄思威路即是其中的一条。巡捕房和人力车夫互助会与“狄思威路”相关的历史痕迹,在溧阳路上只留下了两处,当然,现在也很难觅其踪影了。
一处是“狄思威路巡捕房”。
(图:20世纪初的工部局巡捕)1911年11月14日,住在四川路的纳税人,要求工部局增加北四川路延长段的巡捕数量。应纳税人的要求,1912年工部局在北四川路租赁了165、166号房屋,作为“北四川路捕房”。
1927年2月,则在狄思威路上租赁了626、627及751号房子,作捕房之用,同时将捕房名称改为“狄思威路捕房”。
还有一处,就是当年位于“狄思威路197号”的人力车夫福音会,这是一个超宗派的传教机构,向20世纪初,上海20万人力车夫布道,后来则改名为“上海人力车夫互助会”。
48幢花园洋房
溧阳路上的花园洋房,基本上都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的,一样的灰砖红瓦,一式的英国建筑风格。
这48幢洋房,按照当初设计意图,大多有两个门牌号,从中轴线划开,两户人家分享一栋花园别墅,在今天则被人们称为“双拼联体别墅”。当然,如果有特别需要的话,去除花园内的隔离矮墙,打通阳台间的门洞,完全可以由一户人家占据整栋花园别墅。
郭沫若旧居(溧阳路1269号)坐北朝南,两层楼花园洋房。1946年5月至1947年11月,郭沫若居住在此。1946年8月,邓颖超等曾在此招待文化界人士;11月,进步文化人士曾在此为朱德60寿辰举行庆祝会。
该楼现为民居,外观如旧。1996年11月,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局在此挂牌纪念。溧阳路1267号 贺子珍旧居这座四周围墙高耸、封闭式的三层楼房,正是当年贺子珍来上海后的第一个落脚点。
我们在湖南路一文中专门介绍过这段历史。解放后,毛泽东曾托陈毅照顾贺子珍;在这位贺大姐搬进湖南路市委招待所之前,就住在靠近四川北路的溧阳路上。
而这栋房子也有来历,是陈毅在上海做生意的一位哥哥的,由于附近就是派出所,所以,那里的人格外注意“贺大姐”的安全。溧阳路1156弄10号这里是著名报刊编辑金仲华的旧居。金是浙江桐乡人,毕业于浙江大学,先后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任职。
他曾协助胡适之主编《东方杂志》。1934年任《世界知识》半月刊总编辑,参与创办《大众生活》、《生活日报》,《永生》、《抗战》、《全民抗战》等报刊。后任香港《星岛日报》主编,并加入保卫中国同盟。
抗战胜利后,任上海《新闻报》总编辑。解放后任《文汇报》社社长、上海市副市长,兼上海市首任体委主任。
溧阳路1335弄5号这里是著名文化人、报人曹聚仁的旧居。是一座坐北朝南二层楼石库门里弄房,建筑面积232平方米。
抗战胜利后至1950年8月,曹聚仁居住在此,从事新闻、教育工作。期间,他在此楼里先后编写了反映抗战历史的《大江南线》和《中国抗战画史》,后者出版后引起轰动,后来成为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重要物证之一。溧阳路1084弄4号一直有资料记载,陶希圣的故居在溧阳路上,笔者翻阅了各种资料,包括他的外孙女沈宁的回忆录,发现了这个地址——当年的狄思威路1084弄4号。
沈宁对此有过这样的文字描述:
“我的父亲沈苏儒,是浙江嘉兴沈家后辈、沈钧儒先生的堂弟;我的母亲陶琴熏,是当时委员长侍从室陶希圣先生的长女......抗战胜利后,父亲母亲回到上海,住在虹口狄思威路(现溧阳路)1084弄4号。”鲁迅“藏书室”鲁迅先生“笔战”时,要随时警惕敌人到家里搜查。从他在1933年10月21日写给曹靖华的信中,能读到这样的话:
“此地变化多端,我是连书籍也不放在家里的。”
那么,鲁迅先生把书藏在哪里呢?在今天的溧阳路1359号,这里有一处“秘密读书室”,这就是鲁迅的“藏书楼”。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鲁迅先生即打算从北川公寓迁居。他的日记里曾有和妻子“同往大陆新村看屋”的记载。
后因有北平之行,就拖了下来。直到1932年3月31日,才“决定居于大陆新村”。之后,即有“移书至狄思威路”的记载。而鲁迅先生之子周海婴,也对这个“藏书楼”有过如下的记载:
我曾随父亲去过几回,是二楼一间普通的房间,面积约有几十平方米,沿壁四周,都是木制书箱。
箱子本色无漆,有活门,内分两格,装满各种书籍,可以加锁。一只只书箱从下而上,几乎叠到屋顶。
这种书箱由父亲设计,木板制成,体积并不过大,迁移搬运,书籍连箱运走,不致混乱散失。有如当今的小“集装箱”。
而鲁迅先生的弟弟周建人,也曾在80年代一次访谈中,谈起这个“藏书室”的成因,的确是因为安全起见,鲁迅托内山先生租了一间房子作为藏书之用。
因为这屋里存书较多,光线较暗,长时间看书是不可能的,他到那里去,主要是拿要看的书,或者存放已经看过的书。
在回家的路上,你父亲问我家里是不是有马列主义书籍?我说有。
他说怎么能放在家里!我说:“书店里不是公开放在柜台上卖的吗?”
他说:“唉!书店里卖和家里有,是完全两回事,你怎么可以随便放在家里呢!”最后的“零拷”说了那么多风花雪月的文化名人,最后来说说,溧阳路上的柴米油盐——立新油酱商店,溧阳路1384号。
这里曾是上海滩现存最老的油酱店,站在这家小油酱店前,时间似乎凝固起来,记忆闪回小时候拿着空瓶打酱油、提着空袋子装米的片段。
在“立新”,你可以去见识一下老上海拷油的“油坦克”,也可以带几块钱的年糕、切面,或是糟卤回家,品一品老上海的味道。
店面背后的矮墙上还贴着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目标、荣誉目标”墙报,纸张暗黄但字迹清晰。
现在的“立新”,早已走了个人承包制的道路,而过去国营的“立新油酱”店,最早也不在溧阳路上,而是在不远处的四川北路路口,并且更早的时候也不是“油酱”店,而是隶属虹口粮食局的“39粮店”,专卖米面。
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看看新闻APP,进入“海派频道”查阅看懂上海往期文章。
本文来源: 看看新闻网
16.06.2015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