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申城游泳池开始"限流" 人均2.5平方米
记者昨日获悉,从6月1日起,新的上海地方标准《公共游泳场所卫生管理规范》将正式实施,新标准首次规定了游泳场所的瞬时最大承载量,按照人均2.5平方米的标准计算,对以往游泳池的“下饺子”现象进行控制。
目前主要是由各游泳场馆主动汇报泳客数量,但实际监管中仍存在难点。
新卫生标准史上最严
与原执行的《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相比,新标准首次规定了泳池的最多接待泳客数,即瞬时最大承载量,堪称史上最严。
根据新标准,公共游泳场所的瞬间最大承载量按照人均2.5平方米面积计算,由游泳池的池水面积除以2.5,即得到最大接待泳客数。比如一个面积为200平方米的游泳池,能同时容纳的最大泳客数为80人。
用更衣柜数量控制人数
由于此前对泳池人数并无明确限制,“超载”情况经常发生。尤其是在夏季游泳高峰季节,各大游泳馆基本都是人满为患。不仅游泳池里挤满了人,连游泳池外也站满了排队等候的泳客。
去年7月12日首个高温日,记者走访了本市近10家游泳馆,多数游泳馆均出现“下饺子”现象。现在规定了瞬时最大承载量,如何控制每场游泳人数不超载呢?记者从市质检局获悉,新标准主要通过控制更衣柜的数量来控制泳客的数量。根据新标准,公共游泳场所的更衣柜按照“一客一用”的要求设置,供泳客使用的更衣柜最大数量不超过最多接待泳客数。也就是说,一个最多能同时容纳500人的游泳馆,更衣柜的数量不能超过500个。
另外,新标准还规定,对于一些设置游泳池的健身会所,用于健身的更衣柜和泳客的更衣柜应有明显标志区分,并在区域上分开。
瞬时人数不等于总人数
普陀区卫生监督所所长刘晔翔表示,已召集全区游泳场馆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关于新标准的培训,要求他们按照新要求进行软、硬件方面的整改。新标准实施后,一旦发现有游泳场所没有按照标准执行,将会出具整改意见书,如果情节严重的,将勒令其暂停经营,直到整改达标为止。
对于游泳场馆控制泳客人数,刘晔翔坦承目前在实际监管中还存在一定的难点。根据卫监所要求,游泳场馆需要每日汇报接待的游客人数。但瞬时人数和总人数是两个概念,有些游泳馆可能瞬时人数超标,但平摊到全天多场中则并未超标。而监管部门又不可能实时去监控游泳场馆同时有多少人,更多只能靠游泳馆方的自觉。
如何切实控制游泳场馆的瞬时最大承载量,业内建议,应该更多通过电子信息化的手段,比如之前曾经试点过的“人数提示器”,或者安装红外线计数装置,对入场人数进行实时计数,达到警戒线即亮“红灯”警报。不过,由于各游泳场所的硬件条件和经营状况不一样,改造还需要一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