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中小企业融资隐性成本势在必行

25.07.2014  12:54

      李克强总理近日在与企业负责人座谈时追问:“你说的只是摆在明面上的费用,融资还有其他摆不到明面上的收费,这些占多少?”有关企业负责人回答:“我们作为央企,和各大商业银行互动不错。但中小企业确实比我们更加困难。”小微企业发展迅猛的同时,融资贷款已成为企业的心头难题,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除了支付利息费用、评估费用以及担保费用等显性成本外,还要承担银行的隐性成本,同时,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种类繁多的费用收取,无疑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

      清除企业融资隐性成本 消除不合理收费

      众所周知,企业的银行融资成本主要有方面:一是利息费用、评估费用以及担保费用;二是政府行政部门收取的费用,主要有抵押登记费、公证费、工商查询费;三是中介机构收取的费用,抵押物评估费、担保费、审计费等。近年来,送礼“买贷款”的行为更是风靡起来,而这却是企业不得不支付隐性融资成本的现实。

      根据媒体日前披露的某民营企业向银行送礼清单来看,包括了办理贷款业务开支、银行考察开支、招待费用、某行长乔迁送礼、某行长住院送礼等,企业存续5年间共计972万元。现在做企业往往难的不是技术,不是产品,也不是市场,难的是人情关系费。

      银行的不合理收费等问题暴露了贷款审批制度的漏洞和银行垄断、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事实,造成了诸多贷款前置收费项目成为企业融资的沉重负担;与此同时,松散的贷款审批制度让“买贷款”的行为层出不穷,最终导致国有资产向私人口袋转移。对银行和企业的长期发展百害无一利。因此应该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彻底消除隐性成本。

      打破银行垄断 祛除融资贵病根

      当前,小微企业面临较高的信用风险,因此,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要求普遍上浮,高于大中型企业,此外,银行机构发展小微企业业务的运营成本远高于大中型企业贷款,不得不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以有效覆盖运营成本。融资贵、手续繁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

      虽然从去年来各监管部门相继发文松绑民间资本,但实际效果却并未奏效,“弹簧门”、“玻璃门”现象依然存在。真正打破银行垄断,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逐步放开民间资本准入,建立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类金融机构、小型金融机构、大型金融机构等;对风险管理较好、监管评级较高的中小银行给予政策扶持,减免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营业税;同时,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消除市场对于民营银行的风险顾虑。

      应该尽快推动利率市场化,规范信托、银行理财和委托贷款等行为,缩短资金链条,降低固定收益率,建立小微企业征信系统。

      建立公平市场环境 定向精准服务小微

      企业是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环境关系着企业的生存死亡。李克强近日就明确,要继续下好简政放权,为企业松绑。各级政府都要尽快出台实施公开透明的权力清单制度,切实取消不必要的审批,推进公平公正的监管执法,让市场主体敢说话、说真话。他还指出有效降低融资和交易成本,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促进比较充分的竞争,保护公平竞争。向民间资本更多敞开准入大门,使企业有更多投资选择。

      对于小微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和各行业协会应该及时实施定向调控,针对小微融资难、融资贵出台点对点扶持地精确细则。减少或免除政府各项行政收费,加快银行、金融机构改革;改革投融资体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格局;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降低融资成本,使得行业、企业都能找到自己的融资方式,让供求双方能更好做出选择。

      当前,融资成本高已经成为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压力之一。过高的显性融资成本尤其是灰色地带的隐性融资成本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桎梏,当务之急是应该清理融资流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彻底消除隐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