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深入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

19.06.2015  22:3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在校园蔚然成风,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总工会决定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并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通知》。6月19日,“劳模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行。上海市总工会巡视员杜仁伟,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等出席会议。

    “劳模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引导青少年学生崇敬劳模、学习劳模,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让劳模精神成为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导、示范作用。

据悉,系列活动共有五大特色:

      成立上海市劳模文化研究中心

联合成立上海市劳模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中心设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劳模文化研究中心以劳模文化研究为牵引,汇聚优秀研究团队,聚集优质研究资源,大力开展劳模价值文化、劳模精神文化、劳模制度文化、劳模品牌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劳模崇高品格和育人价值,传承弘扬劳模精神,打造劳模文化研究与决策咨询智库。

      组建劳模讲师团

组建劳模讲师团,开展进校园巡讲活动。深入挖掘劳模典型事迹,遴选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及胜任此项工作的劳模,建立劳模讲师团数据库。组织邀请不同行业、类型劳模走进校园,讲述发生在劳模身上的精彩故事,用劳模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感召引领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象化,使广大学生可知、易感、能学。

      设立劳模育人实践基地

设立劳模育人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内化劳模精神。重点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市模范集体、市“劳模创新工作室”中遴选一批具有产业特色明显、技术优势显著、适合开展现场教学、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团队或工作室设立劳模育人实践基地,并以劳模名字命名。引导学校与基地结对,组织学生在基地进行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活动,坚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理念。

      开展“走近劳模”系列活动

以劳模精神为引领,开展“走进劳模”系列活动。组织学生采访劳模,整理编纂劳模口述史,讲述劳模的成才故事和亲身经历,用真情真事真话感染感动感化青少年学生;组织学生开展“劳模伴我成长”、“我心中的劳模”等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提炼贴近青少年的小故事、小画报、小文艺、小动画,让劳模形象生活化,增强互动性,增强青少年对劳模的认同感和亲近度;建立学生志愿者劳模服务队,组织学生开展关心劳模志愿服务活动。

      推进劳模精神进课堂

      推进劳模精神进课堂,把劳模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组织教师研究劳模,编写“劳模精神导读”、“劳模教学案例”等教学参考资料,深入诠释劳模价值,反映劳模精神内涵。积极做好《劳模》杂志进校园工作,发挥劳模读物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网站等学生公共学习场所的传播作用,用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引导学生、启迪学生、鼓舞学生。针对专业课程难点或学生现实思想困惑,邀请在技术、业务上有专长,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的劳模进行讲解,制作视频微课程,并通过上海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平台向学生推送。

      据悉,成立的首批劳模讲师团将于今年9月陆续进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等沪上高校开展巡讲活动,让劳模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讲述自己的成才故事和亲身经历,用真情真事真话感染感动感化学生。同时,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也将与劳模育人实践基地签约,组织学生赴实践基地学习,通过走进劳模工作环境,亲身体验劳模们务实敬业、创新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使学生深刻理解只有不断用心钻研、勇于创新、精益求精,才能有所进步、有所超越,创造精彩。

      活动主办方表示,劳模是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杰出代表,是社会各界学习的楷模。大力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在青少年中广泛宣传劳模事迹、传播劳模故事,引导青少年从孩提时代、幼年时期就播下一颗劳动的种子,这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得以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也是在全社会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良好风尚的重要途径。开展系列活动,旨在让劳模精神成为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导向在校园中蔚然成风。